二、经济决定论与历史发展单线论 经济决定论在更准确的意义上,应该是生产方式决定论。恩格斯说:“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产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17〕。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8〕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它有一个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依次演进的过程。由于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生产方式演进的这种逻辑过程可以从生产力演进的逻辑过程和生产关系演进的逻辑过程两个方面来考察。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每时每刻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但是生产力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人类社会早期,曾先后依次出现过石器、铜器和铁器等生产工具,这几种生产工具之所以按这样的顺序出现,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虽然每一种生产工具都是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但它们出现的逻辑顺序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生产力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生产力按其性质进行划分。马克思就根据当时生产的发展水平把生产力划分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19〕,并指出“耕地(水等等)可以看作是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20〕;相应地,机械的和物理的工具可以看作是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实际上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实际上是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由于生产力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因此,从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到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转变,或从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到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的转变也是一个逻辑的发展过程。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21〕。这里不仅包含着对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社会形态的理解,而且包含着对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发展的逻辑顺序的理解。不过今天对生产力的性质进行划分,依据马克思的设想和今天科技达到的实际水平,不应该是二分法而应该是三分法,即应该将“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划分为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和后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这两种性质的生产力。如果说,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以人力、畜力为标志,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以蒸汽机为标志,那么,后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则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这三种生产力的依次演进是生产力发展的逻辑过程。 生产关系的发展也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生产关系有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之分。所谓微观结构,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形式;所谓宏观结构,就是人们交换产品的方式。前者着眼于人们对个别劳动的占有关系,揭示的是人们在对待社会财富的经济地位上是否平等、利益是否一致的问题;后者着眼于个别劳动与社会总劳动的关系,揭示的是人对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是否自由的问题。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别表明,生产关系的宏观结构比生产关系的微观结构更深刻地把握了社会发展过程的本质。〔22〕因此,我们对生产关系逻辑演进过程的考察主要在其宏观结构的层面上进行。 马克思曾经从生产关系的宏观结构与人的生成发展相互交织的层面对生产关系演进的逻辑过程作了科学的揭示。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3〕”马克思在这里讲的人的生成发展的三大阶段,实际上也就是生产关系宏观结构更替的几个阶段。所谓“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就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所谓“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就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所谓“自由个性”的社会,就是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24〕由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依次发展和不可逾越,因此,我们说这三种生产关系的依次演进是生产关系发展的逻辑过程。 生产力发展的逻辑过程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逻辑过程并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密切联系并且相互对应的。马克思在论述“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即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不同的生产关系时指出:“在前一种情况下,即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则受劳动产品的支配。因此在前一种情况下,财产(地产)表现为直接的、自然产生的统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表现为劳动的统治,特别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的统治……在前一种情况下,交换主要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换……在前一种情况下,所有者可以依靠个人关系,依靠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共同体系统治非所有者;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通过货币。”〔25〕马克思在这里向我们揭示了一条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只能同自然经济的生产关系相对应;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狭义的)即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只能同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相对应。按照历史和逻辑的要求,我们还应该补充一句:后工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只能同产品经济的生产关系相对应。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都是客观的逻辑过程,并且各自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阶段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由它们结合而成的生产方式是按照以自然经济为表现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商品经济为表现形式的工业生产方式和以产品经济为表现形式的后工业生产方式的线路依次递进的。 哲学视野下的这种宏观的历史进程表明:历史的发展是单线的,而不是多线的。 马克思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精辟的论述。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论及工业生产方式的历史成就时指出:“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6〕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论及文明发展的单线性时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27〕马克思还举例说:“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因其文明程度低于印度--引者)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了……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28〕 马克思在论及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时还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29〕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发展是单线的,而不是多线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