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关于中国传统史学的分期(即古代史学史的分期),长期以来学术界意见纷纭。本文不拟对各种观点进行介绍评判,分其优劣短长,而只想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中国传统史学的研究应包含哪些内容,多数人认为至少应包括史学思想、史学内容、史学体裁、史学方法以及史家等,这几个方面就构成了一个时期史学发展的规范体系。但这些规范体系的内涵并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史学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即各个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也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一个时期史学的发展有其主流,由于主流不同,史学的规范体系也各不相同。如果以史学发展的主流和规范体系为标准,考察它的发展和演变,以此来划分中国传统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许可以寻出一条清晰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线索来。按照这个思路,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史学以孔子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孔子以前,史学发展主流以记录为主,可称之为“记录史学”;在孔子以后,史学发展主流以编撰史书为主,可称之为“编撰史学”。由于史学发展主流的不同,前后两个阶段的史学规范体系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史学的发生、发展。殷墟甲骨文已是较成熟的文字,因此讲中国史学的发展,至少可以从殷代开始。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从殷代开始,到孔子修《春秋》前,是以记录为主的发展阶段。所谓记录,指此期史学以史官记言记事为主。这个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其一,是中国史学起源的特殊性。现在学者们一般都同意,“史”字原义并非指书,而是指用文字记事的人,是职务名称。从殷周二代来看,史官的主要任务是起草文书、宣达王命、记录时事、掌管图籍,如同后世政府秘书之类文职人员。凡属文字活动都是史官份内的事,史学就是从史官的文字活动中慢慢滋生、演化而来。柳诒徵说:“《周官》释史曰:‘史掌官书以赞治’,此为吾史专有之义。由赞治而有官书,由官书而有国史,视他国之史起于诗人学者,得之传闻,述其轶事者不同。”①讲的正是中国史学起源的特殊性。
    由于古代凡掌文字者皆称之为史,因而有人认为这些史官还不是“历史官之史”,而是“书记官之史”②。这样说当然是正确的,但二者的职责在开始时并不是分得那么清楚的,在书记官之史的文字活动中,已包含了某些史学活动的内容,如记录时事。金毓黻指出:“史之初职,本以纪事为务,史官之多,亦以此也。……居是官者,以其见闻载之简册,名为史记,即所谓史官所记。后世迳名记事之书为史,此又书以官名者也。”③这段话,既概括了史书与史官的关系,又点明了“以其见闻载之简册”即记录时事的实质。可以这样说,中国史学滥觞于史官记录时事。
    其二,是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史官文字活动日益繁复,必然会有所分工,如有的掌历法,有的管图籍,有的专司记事等。书记官之史和历史官之史的分野,大概就是在这种分工中逐渐形成的。但这需要有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言记事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礼记·玉藻篇》:“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又《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这些记载,大致是有根据的,不会出于杜撰。如《左传》宣公二年:“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及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氏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历来被看作是史官忠于职守,据事直书的典范。但这两个故事,也正反映了存在着一种史官记事制度。《史记·孟尝君列传》有侍史,“立于屏后,主记君所与客语。”事情虽然发生在战国,但这种记言之史在战国之前肯定早已存在。
    记言记事制度最早确立于何时,由于文献缺乏已无法考证。据“先王之制,诸侯无史”④来看,西周时史官记言记事为周天子所专有,不久以后各诸侯国也纷纷设置史官,建立了记言记事制度。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秦国,也于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⑤由此可以推断,至少春秋时期各国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已很普遍了。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无疑是史学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记录史学成熟的一个标志。它表明,记录史学的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了。
    其三,由于春秋时期各国都相继建立了记言记事制度,自然就产生了一大批各国的记言记事作品。如周王室有《周书》、《周志》、《周春秋》,郑国有《郑志》、《郑书》,楚国有《楚书》、《梼杌》,晋国有《乘》、《春秋》,鲁国有《春秋》,其他燕国、宋国、齐国也有《春秋》,即所谓“百国春秋”等。
    朱希祖在解释“书”与“志”时,认为“寻《周官》原文,‘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此所谓志与书,皆记言也,即记所书之号令。”⑨按照这个解释,凡书、志之类,都是记所书之号令,属于记言作品。这样解释有一定道理,而且与记言制度的存在也是相符的。至于“春秋”一类,属于史官记事作品,则更无疑义。孟子说:“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⑦因此,说书、志属于记言作品,春秋等属于记事作品,是不会有什么大错的。
    其四,现存《尚书》、《春秋》及其他一些资料反映了记录史学作品的一些原貌。《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相传是孔子采取过去的历史资料编次而成。所谓历史资料,正是过去历代史官遗留下来的作品。《尚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记载的绝大部分是历史人物的语言,如《盘庚》是关于迁都问题向臣民的讲话,《甘誓》、《费誓》是誓师辞,《无逸》记周公戒成王之言等。这个事实,正好印证了“左史记言”、“言则右史书之”的记载是可靠的。此外还有《周书》,刘知几说:“《周书》者,与《尚书》相类。”⑧可见凡“书”体都是同一性质。
    保存此期史官记事作品原貌最多的,恐怕要数孔子的《春秋》了。一部《春秋》,那些简单的只言片语,大都依据各国史官(主要是鲁史官)记事的原文,虽然免不了有个别字句的改动。《春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事太简单。每条文字,一般在十个字左右,最少的仅一个字,最多的也只有四十五个字。鲁国是文化发达之邦,韩宣子曾赞叹“周礼尽在鲁矣!”文化发达之邦史官记事尚如此之简,其他各国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还有《竹书纪年》。杜预说《竹书纪年》“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法也。”⑨可见当时史官记事都很简短,一事一条,寥寥数语,所反映的史学水平是不高的。
    此期史学发展主流以史官记言记事为主,属于记录史学性质,那么与此相关的史学规范体系,也就同样具备了相应的特征。
    1.史学思想:史学思想一直是一个宽泛的、不易确定的概念。为具体起见,此处史学思想仅指设置史官记言记事的指导思想。但由于古籍中没有留下关于此问题的直接记载,所以只好借助间接资料。《汉书·艺文志》所谓“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的说法,有一定根据。例如周成王仅戏言要分封武王子叔虞,史佚则认为“天子无戏言”,固“请择日立叔虞”,终于促使成王“遂封叔虞于唐。”⑩
    2.史学内容:包括记言、记事两方面。记言就是记录国王所讲的话,包括为国王起草文书、发布文告、推行政令;记事则是记录所发生的与国王有关的一些事情,如朝聘、会盟、征伐、祭祀、田猎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自然现象和灾异,如日食、陨石、地震和水旱虫灾等。
    3.史学体裁:分记言、记事两种。“书”是记言的主要体裁形式,而“春秋”则是记事的主要体裁形式。
    4.史学方法:在记言记事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记录的标准、规则和方法,所谓“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11)《左传》里的“五十凡”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史官记事的一些原则、标准和措辞等,如“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等。至于当时史官记言有何原则标准,由于史无明载,已无法推测了。
    5.史家:主要是专司记言记事的史官,这就是设在国王身边的左史、右史。专司记言记事的史官,就可视为正式的“历史官之史”了。
    以上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此期史学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记录为主;二、史官是唯一的历史记录者;三、记录分为记言、记事两种主要形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