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4)

这与我几年前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角度对考古发现的归纳基本一致。我在许多场合又进一步强调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主张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其族体结构与文化发展是以“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反复汇聚与辐射”的方式作“多元”与“一体”辩证运动的。这是我试图结合区系类型划分问题,进而对文化发展变化进程的分析和归纳。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具体的细节方面认识还会有不断的反复,但总的进程应是如上所概括的那样。
    所以,我坚持认为有两点贯穿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一是中华文化的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各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各有渊源,又自成系统,分布区域和范围明确,文化内涵和面貌也无法相互重合,可以明显地划为几个独立的文化区系。二是区域性文化呈现向中原汇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双向运动。
    上述认识不仅来源于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划分,更来自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故不妨将具体的划分结果及其认识作下列复述[11],并依照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以往的叙述稍作修改。
    1.黄河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黄河中游区,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为中心,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西抵黄河上游甘青接壤地带。南头庄文化以下,有磁山(前6100~6100年)--裴李岗文化(前6200~前5500年)、大地湾(下层)文化(前5900~前53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前5000~前3000年)(注:苏秉琦将仰韶文化分为“仰韶文化”和“后仰韶文化”,将洛阳--郑州的“仰韶文化”定名为“王湾一期文化和王湾二期文化”,晋南地区则为陶寺文化。详参《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所附“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三联书店,1999年,页184~185。),中原诸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年)继之。
    与这一区域相对应的为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集团,从中可以追溯氐羌与华夏起源,并且大致可以肯定继中原龙山文化发展的是夏文化(晋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和先周文化(关中)。炎黄集团起源之地比较接近,无论从文化还是从地理的因素分析,这两大集团都是有共同起源和共同文化特点的亲缘集团。炎、黄同出少典--有峤氏部落,后世成为异姓相互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我认为黄帝起源于陇山西侧,天水地区为近是。在黄帝集团的发展中,陕北是极为重要的地区。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并非具体历史人物的私名,其陵园所在就表明了陕北在黄帝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性,黄帝集团另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地区是燕山地区。该集团从陕北向燕山地区迁徙的证据已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自渭水下游越过黄河后,沿汾河和桑干河北上,与燕山以北红山文化在桑干河及汾河发源的河北张家口地区交汇在一起。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明曙光的出现[12]。
    《国语·晋语》说,黄帝有25子,因母不同而别为12姓(实则11姓)。这11姓显然不一定出于同一来源,而是不断融合的结果。故传说中的黄帝谱系有不同的称号,如“轩辕氏”、“有熊氏”等,说明这些后加入的群体还有自己的图腾,但均奉黄帝为共同祖神和天神。“黄帝”既是该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该集团大酋长所共享的名号。
    炎帝又称赤帝,是炎帝部落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该集团大酋长袭用的称号。相传,前后承袭炎帝名号者凡8氏,共530年,最后一位为榆罔氏[13]。炎帝集团起源之区当为陕西境内渭水上游和秦岭以南汉水上游一带。其后不断迁移。炎帝的后裔有姜姓诸夏及姜姓之戎,还包括氐羌。后发展为共工、四岳和氐羌三大支系。共工一分为二,即共工和鲧(缓读),说明炎帝集团又有进一步的分化。共工发展于今豫东及冀南地区,徐旭生具体指出其为辉县境内,范围显然过于偏小。鲧兴于崇山(今嵩山),发达于豫晋接壤地区,故,鲧被认为是黄帝集团的一个支系。四岳,或写作西岳,又作太岳。其后裔有申、吕、齐、许等国。申在今河南南阳;吕原在陕西,后迁南阳;齐在山东;许即今河南许昌。炎帝都陈(今河南淮阳),大约四岳一支是炎帝的主流。氐羌则比较复杂,一直处于西北农牧交错地带。传说中,共工与鲧治水失败后,被天帝殛死,鲧化为黄熊或黄龙;共工化为赤熊[14]。这与黄帝集团以猛兽为图腾有相通之处。可见,炎黄两大集团分布的地区内,不仅新石器时代文化系列相同,文化特点亦有相当的相似处,差别只是地方类型和文化中心的差异。神话传说上的共同性更加说明两大部落集团的文化渊源相通。
    今黄河下游,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东至海,北至无棣,实际是先秦时期的济水及海岱地区。其文化渊源和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发展序列完整。后李文化(前6300~前5600年)[15],青莲岗·北辛文化(前5600~前4300年)(注:从前学术界把江苏淮安青莲岗和大墩子下层为代表的一类遗存作为“青莲岗文化”,或作为“大汶口文化一期”。北辛文化早、中期的碳14年代为前4600~前4300年。可参阅华东文物工作队:《淮安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第九册),1955年;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碳14年代数据依上述考古所新公布的数据。),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和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年),诸文化前后互继。海岱山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神话传说的太昊、少昊部落集团相对应,其中一部分与炎黄集团融合,成为夏人、商人的来源之一,大部分则为夏商周时期的东夷先民。整体上,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应是三代时的东夷及其先民的文化。
    太昊,分布偏北,时代稍早于少昊,它是东方的帝,又是风姓的祖神。少昊分布与太昊交错重合而稍偏南,以鸟为图腾,《左传》昭公十五年列举有15个以鸟为氏的部落或氏族。传说中,少昊的后裔有后益、皋陶、蚩尤和羿等,今莒县是其核心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