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文化中的“过五七”事宜:给死人过五七有什么讲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03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按照传统,人死了之后的纪念仪式是很有讲究的。刚死的时候是做七——就是从刚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之后就是百日,周年,三年,十年……渐渐的拉长距离,再大的哀伤也该渐渐的淡了。 这些之中,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丧葬文化中的“过五七” 道家称“人有七魄”。人死后七日为一忌,直至七尽(即死后第四十九日)。相传“五七”(死后三十五天左右)时,五殿阎王最为凶狠,好动“下油锅”“上刀山”等酷刑,故“五七”祭祀在民间很受重视。 据说人死了以后,灵魂眷顾家人子女,不忍离去,要过了五七三十五天,有的地方是七七四十九天才肯离开去天堂,死了的人会在这一天回家,最后看看他的家人,然后去投胎,或是去阴司居住。为什么选死了后的第三十五天呢,我们乡下有这样的说法:一开始魂灵浑浑噩噩的,没有离开身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等过了一个月,他想起来却发现身体里的骨头都松开了,再也起不来的时候,终于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真的死了,于是那个魂灵长叹一声,爬出坟墓,来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因此五七成了我国丧葬文化的重要环节而倍加重视。这一习俗源远流长,明人张宣在《疑曜·七七》中指出:里俗死人,每遇七日,辄设祭。 五七的仪式很讲究,要在灵堂摆一桌菜,倒上酒倒上茶,在生前住的房间里摆好洗脸水和洗脚水,在生前睡的床上放好生前常穿的衣服——总之就是为他最后一夜的休息做好准备。到晚上10来点,召唤的仪式就开始了(怕他忘了回家么),大儿子拿着灯笼(怕他看不清夜路么)爬到灵堂的屋顶上,掀起三张瓦片,向着夜空大叫几声“爹爹你回来啊~~”之类的话,余下的人则在梯下跪成一排,该哭的哭,该叫的叫。 关于死了的人那天到底会不会回来的说法,人们一向都是将信将疑的。有说不相信的,但更多的还是诸如发现酒浅了,馒头掉在地上了,或是被子被掀起了一个角等等等等的说法。还有一个老太太很神秘的告诉我,说要证明其实很简单,在睡房洒点草木灰就可以了——会有浅浅的脚印——只不过这样对死者太不敬。 五七仪式需要什么呢?基本上可以把要要准备的东西分为以下几类:比如可以烧一些纸钱,一般是将白纸或浅黄色火纸剪成铜钱的形状,焚化给死者,只要是冥币就行;还有给死者上香,表达对死者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同时感悟人生其实就是去染成净与奉献的真谛;另外准备些祭品火化给死者。 这些祭献给神灵、死者的供品,是让他们享受供奉,保佑全家平安,消灾祈福,隐含着人们的诚孝之心。把酒醴、牛羊、植物等祭品奉献给上帝、先祖和去世的人,期盼着他们降下福禄,安享吉详。 五七之后,死者百日及周年等祭奠亦较隆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