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习惯法与族群关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山西介休、广西桂林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9:11:12 中国社会科学网 林浩 参加讨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1期的“历史人类学”栏目本期刊发了6篇论文,分别是《神庙族群与区域社会:“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发凡》(郭小平),《习惯法、文化权力与族群关系:对桂林山川一通清代碑文的解读》(胡小安),《隋唐五代时期岭南海陆丝路变迁与苍梧郡地位的变化》(王元林),《武鸣罗波庙历史人类学解读》(黄世杰、廖振娇),《寻找仙人山:柳宗元诗所载仙人山地址考辨》(雷冠中、雷日朗、谭茂树)。 本文选取《神庙族群与区域社会:“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发凡》(郭小平),《习惯法、文化权力与族群关系:对桂林山川一通清代碑文的解读》(胡小安)加以摘述。 神庙与族群关系 神庙是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古人建庙“以供皇天上帝名川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神庙在华北区域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区域重要的文化景观,也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更在民众生活中起着突出的作用。在华北,神庙系统十分发达,达到了“无庙不成村、无村没有庙”的地步。(郭小平) 介休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地区,这里是古冀州古并州的分界点,历史时期是文化多元汇聚的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区位条件、多元的文化汇聚,共同形塑了介休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袄教、地方民间信仰这样的多元宗教并置的格局。介休所处的区位环境决定了其自古以来就是中亚游牧民族深入华夏农耕地区和中原腹地的重要门户。介休的历史文化,是汉族和犬戎、夏民、羌、西夏、契丹、金等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沟通缔造的结果。介休县城东南隅有袄神楼,楼体同三结义庙的乐台衔接。三结义庙最初叫“袄神庙”,是宋人为祭祀袄神所建。从图像史的角度来讲,介休袄神庙顶上第一层檐下有双牛神像,而牛市袄教胜利之神,是袄教崇拜物。袄教也称拜火教,公元6世纪后由粟特人从古波斯(今伊朗地区)传入中国,专为“胡僧顶礼之所”。(郭小平) 习惯法与族群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习惯法的形成是人们长期交往的结果,将之置于具体情境之下来考察其形成过程和运作方式,探究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关注法与具体人群的生活生存状态之关系,打破有法而无史的困境,是历史人类学感兴趣的话题。 在今广西桂林灵川县潭下镇(明清属灵川六都)与青狮潭镇(明清属灵川七都)交界的黄柏村有一通“弥盗安生碑”,其碑文反映了里甲“民”村与原来的僮人村落的交往和纠纷如何解决的问题,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民僮双方关于“子孙丁”的习惯法是长期形成的结果,据民村人的说法,明嘉靖年间就在官府和地方精英人士主持下订立了与僮人交往的这一惯例:同时又明显受到传统的影响,也是同一时期周边地方的共同规则。黄柏村的案例告诉我们,民村与军事化僮人村落在经济、信仰、习惯法等方面都会有一整套互相打交道的方式。至于如何变化,变成什么样的结构,则离不开各族群间日常的交往以及创造性地运用国家和主流文化话语。我们从一通习惯法碑刻入手,并不是要沿着传统的路数,观察该法在村落中的具体作用,而是通过其中透露的族群与村落结构信息,了解其族群关系的来历以及该习惯法形成的历史结构过程。(胡小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