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动态(2017年第1期)


     
    从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起,到2017年10月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以来,扶贫政策一改以前的“大水漫灌”式为“精确滴灌”式,得到了实在的效果。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中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工作尤为艰巨,国内也在不断探索有效精准扶贫的新途径,本文将近期关于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希望从不同角度探讨该问题,以期对推进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有所裨益。
    中央民族大学宋才发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实施及法治保障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民族地区既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又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短板”。破解民族地区整体贫困必须实施精准扶贫,而中国的精准扶贫将为世界减贫脱困产生示范效应。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实施精准扶贫的“硬骨头”,“大水漫灌”是精准扶贫难以跨越的陈旧方式,“过度依赖外力”是困扰精准扶贫的惰性思维,“盲目乐观”是阻滞精准扶贫的不切实观念。在精准扶贫中,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助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作者在文中提出以下几种途径:(一)从宪法制度上保障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各级政府要把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工作,放到宪法保障的公民各项合法权利实现的高度来看待,上升到实现各民族群众生存权、发展权的高度来思考,充分认识到这是少数民族群众平等享有各种合法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本质要求;(二)从选贤任能上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权。加强贫困乡镇领导班子的建设,强化脱贫攻坚的领导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扶贫考核督查问责机制,实行严格的脱贫攻坚问责制度,一方面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一方面建立重大“涉贫事件”的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机制,从选贤任能上保障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三)从教育公平上杜绝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在各级政府的扶贫攻坚资金中,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折不扣地实行教育免费,不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四)从生态保护上维护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补偿权。民族自治地方应取消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地区的GDP考核,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国家必须尽快完善生态环境立法,支持民族地区合法有效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尤其要制定出台适应这些区域特点和需求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李忠斌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村寨模式”研究——基于10个特色村寨的调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1期)一文中,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载体来研究精准脱贫,作者认为对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特色村寨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之一,在特色村寨脱贫攻坚过程中,其民族文化等各种资源将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特色村寨也将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有可能成为率先脱贫的对象。因此,建设好特色村寨,对加快民族地区的整体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分别通过对特色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发展、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村寨环境保护、异地重建、教育培训等对精准脱贫影响进行分析后,认为应将特色村寨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村民意愿、各类资源整合、特色民居、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相结合,并应具有极化效应和淋下效应。作者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统筹,如对特色村寨建设资金和精准脱贫资金“打包”使用,根据工作安排和项目建设需要统一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成一个,脱贫一批;(二)确立政府主导,激发村民活力。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和责任意识,各级部门和干部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要出台具体的激励政策,调动广大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三)坚持产业导向,优化协同机制。坚持产业发展导向,构建精准脱贫的产业支撑体系,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获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打破行政壁垒,强化整体意识,形成高效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四)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建立动态考评与激励约束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保资金投入安全高效和建设效果的可视性和可获得性;(五)搭建互通平台,推动村镇互促。发挥好特色村寨的“圈形增长”拉动作用,产生明显的极化效应,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格局。利用政府、市场的双重力量,搭建起集要素、资金、人才、信息、规划、营销为一体的互通平台,发挥平台在村—镇建设中的“推—拉”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张迎春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青海牧区民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1期)一文中,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从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居住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和谐六大方面,选取18个评价指标构建青海省牧区民生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再结合青海省牧区民生实际状况,评选出影响民生的重要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找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从精准扶贫角度为民生保障提供政策性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显示,近年来青海牧区民生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交通建设方面尤为落后。通过对青海典型牧区海西州、海南州和玉树州的民生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可得,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海西州综合民生指标水平较高;畜牧经济落后的玉树州民生指标水平最低,也反映了青海牧区民生发展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以,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是精准扶贫、改善民生的基础。作者给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来说,首先,应以扩大内需作为青海牧区经济发展基点,以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体作用。最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二)加强牧区教育,推动公平的教育制度。要统筹城乡教育,改善牧区办学条件、增加财政补贴、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好义务教育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差距,推动公平教育的发展;(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处理好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和生态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民生保障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都永浩,丁岚峰,左岫仙等在《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年第1期)一文中,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教育发展不均衡,劳动者素质整体仍然较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成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一大方向和重要途径。文章揭示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促进作用,阐述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专业独特的扶贫优势和职业教育服务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策与措施,为进一步开展职业教育服务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奠定了基础与借鉴。作者指出,在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推进黑龙江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前主要对策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促进民族地区技能型致富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认识;建立“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提高扶贫质量。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民族文化与技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利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专业优势,寻找与民族地区经济与地域特征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化脱贫路径;(二)电商物流专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利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省级试点项目优势,与民族地区其他职业学院及民族地区企业合作,为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物流、电商人才培训提供平台,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供机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人才支持;(三)畜牧兽医、食品制药专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构建职业院校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涉农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院校+企业+贫困户”的民族地区扶贫模式;(四)构建体制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科学整合资源,完善民族县、乡、村三级职业培训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