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20世纪末关于中国考古学走向的争论(2)

1983年,梁钊韬、张寿祺发表了《论“民族考古学”》一文[15]。此后涉及“民族考 古学”(Ethnoarchaeology)(注:对此译法学界有不同意见。参见何驽《也谈民族志考 古学的定义与方法》,《中国文物报》1989-8-18(3)。)的文字渐多,80年代末,《中 国文物报》曾辟专版进行讨论[16]。“动物考古学”[17][18]、“环境考古学”[19][2 0]、“聚落考古学”[21]、植物考古学、水文考古学、沙漠考古学、农业考古学、冶金 考古学、天文考古学、医药考古学[2](158页)等均在这十年间出现了。
    1984年,朱乃诚尝试运用概率方法对墓地分期排序,以分析渭南史家墓地墓葬[22]。 陈铁梅稍后承认“统计分析,数量分类等数学方法”可以提炼出更多的信息,但认为这 一方法尚不足与“地层学、标形学”方法鼎足而立[23]。朱乃诚则以为,只采用一种分 析方法(即考古地层学和标型学)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而概率分析、数学方法及运用计 算机是弥补不足的可循之途[24]。1990年前后,周星[4](282-287页)[25]、郭晓晖[26] 、李科威[27][28]等人也从不同角度探讨过类型学。1994年李科威发表了《考古类型学 的原理和问题》一文,将类型学分为两种使用方式:分类和类比方式,指出后者具有盲 目性或然性;而运用前者仅能排出渐变的历史序列,且若只依表面形态分类的话,其结 果很可能背离古代社会的真实情况。此文实际上是试图证明类型学已经过时[29]。
    在受外界影响的同时,中国考古学基于自身几十年的积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俞伟 超和张忠培的争论便发生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但却是伴随着中国考古学自我整合的内 在理路逐渐演化而成的。有人认为,1949年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受政治影 响较大;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夏鼐曾引日本同行的话说:中国考古学虽然贯穿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信奉摩尔根、马克思单线进化论,但“在野外考古学调查,发掘现场,却是 尊重事实。那种以理论歪曲解释事实的倾向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确实是罕见的”[30] 。张光直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说:“翻检过去30年的考古学书刊,就会发现政治化的倾 向始终存在。不过,概因忠实于传统的史学独立性,在我看来,中国考古学还没有受到 政治化极端的影响。资料、对资料的分析和政治术语共存于大多数考古报告和论文中,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泾渭分明,互相之间的影响不大也不深”[31](29页)。
    中国考古学“没有受到政治化极端的影响”是否即是受“传统的史学独立性”的影响 还可考虑,但“政治术语”常常存在于表层是可以看到的。这里说的政治影响主要不是 指政治对学术的干预,所谓“政治术语”其实更多是指从摩尔根到马克思关于人类古代 社会的理论。因此,1949年后政治与考古学的关系后面隐伏着一个并非1949年后才出现 的问题,即应当怎样认识和处理理论与考古发掘资料的关系。
    50年代中后期,一些青年学者批评考古学的资产阶级方向,主张“厚今薄古”,指责 的就是考古类型学,认为器物排队繁琐,见物不见人(注:参见张忠培等《笔谈“厚今 薄古”》,《考古》,1958年第8期;苏秉琦在1987年对此还有生动的回忆,参见《给 青年人的话》,《文物天地》,1987年第4期。)。夏鼐主持写作的《辉县发掘报告》和 苏秉琦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都被树为靶子批判。但这股风很快得到尹达等学者一定 程度的纠正。当时编写“十年考古”,如何组织资料的问题摆到学者们的面前。而“在 古代社会中,留下来的最多而且最常见的遗物应该说就是陶器了”。尹达因此提出,“ 陶器的科学研究是不应当过分忽视的”[32]。此后,他更加明确地强调陶器对新石器时 代研究的作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具有其自身的科学程序、科学规律,包括着大 量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越过考古学的认真的综合研究,即进入氏族制度的社会探索 ,就有可能制造一些学术上的混乱。”[33]
    到了80年代,苏秉琦自己的研究取向也从重实物转为兼顾理论与实践,如他所说:从1 975年到1987年的十余年间,“对区系类型理论来说,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又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中的内容有二:一是按照区系类型理论的观点,有选 择地在各大区系范围内开展重点发掘工作;二是围绕各大区系内部、外部,不同考古学 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等关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与横向的专题学术 交流活动。”关于前者,苏先生列举了12省20多处重点发掘为例;关于后者,则举1982 年到1987年间的7次会议为例[34]。如此庞大的研究规模,足见苏先生的主张在80年代 的影响力(注:俞伟超便认为苏先生的主张在80年代中国考古学界占据主流的位置,参 见《中国考古学的现实与理想--俞伟超先生访谈录》,《考古学是什么》229页;关 于苏先生探讨考古学理论的情况(主要是90年代)可参见俞伟超《本世纪考古学的一个里 程碑》,《中国文明起源新探》6-10页,苏秉琦著,三联书店,1999年。)。这两方面 的活动都是为了完成中国文明起源这个大型系统工程,说它是从7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 初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最大课题,应不为过。
    1984年,《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35]面世,俞、张二先生合写的《编后记》可谓 两人“志同道合”的最佳表现。文章叙述了苏先生从40年代研究斗鸡台瓦鬲墓时对单种 器物运用分型分式法到50年代对遗迹单位、60年代对考古学文化运用分型分式法,以至 80年代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说的学术历程,明确提出“多少人的血汗浇灌终于培育 出了‘中国学派’这一新种”,并指出苏先生1981年提出的考古学研究之“中国学派” 的三个特征,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区系类型理论、探讨中国文化的任务(注 :参见苏秉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考古》1995年第6期。但文中也提及 有人反对“中国学派”的说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