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20世纪末关于中国考古学走向的争论(7)

[59]杜正胜。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J].考古,1992,(4)。
    [60]严文明。从埋葬制度探讨社会制度的有益尝试[J].史前研究,1984,(4)。
    [61]马洪路。元君庙墓地的分期与布局[J].中原文物,1985,(4)。
    [62]张忠培。答《元君庙仰韶墓地商榷》[J].中原文物,1985,(4)。
    [63]朱乃诚。元君庙仰韶墓地的研究[A].考古学集刊(9)[C].科学出版社,1995.
    [64]尹竺。关于元君庙史家村仰韶墓地的讨论[J].考古,1985,(9)。
    [65]汪宁生。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对仰韶母系社会说及其方法的商榷[A ].民族考古学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16-131.
    [66][美]顾定国著,胡鸿保、周燕译。中国人类学逸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278.
    [67]夏鼐。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A].夏鼐文集(上)[M].149.
    [68]罗志田。编序[A].罗志田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9.
    [69]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J].历史研究,2002,(1)。
    [70]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 研究,2000,(4)。
    [71]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A].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253-293.
    [72]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A].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二)[C].1 1-30.
    [73]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分期问题的思考[J].考古,2000,(7)。
    [74]Wang Fan-sen,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p.101-124(此书的中译本不久将由三联书店 出版)。
    [75]童恩正。精密的考证、科学的预见--纪念蒙文通老师[J].文史杂志,1986,(1)。
    [76]俞伟超。先楚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J].文物,1980,(10)。
    [77]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像所见古代民族考[J].考古学报,1979,(4)。
    [78]童恩正。从出土文物看楚文化与南方诸民族的关系[A].湖南考古集刊(3集)[C].198 6.
    [79]李零。入山与出塞[J].文物,2000,(2)。
    [80]李零。我心中的张光直先生[J].读书,2001,(11)。
    [81]陈淳。谈谈考古学的新与旧[J].文物季刊,1999,(1)。
    [82]李黔宁。近年来有关酋邦问题讨论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4)。
    [83]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
    [84]《中国文明起源座谈会纪要》上刘观民的发言[J].考古,1989,(12)。
    [85]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资料的信息化处理与《田野考古-2000》[J].考 古,2000,(6)。
    [86]吕遵谔。海城小孤山仙人洞鱼标头的复制和使用研究[J].考古学报,1995,(1)。
    [87]石兴邦。喜读《舞阳贾湖》[J].考古,2001,(6)。
    [88]水涛。一部空前的考古学巨著--《天马--曲村》读后感[N].中国文物报,2001 -04-11(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