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光]美国公众民俗学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33 中国民俗学网 黄龙光 参加讨论
结语 美国公众民俗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民俗学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公众展示、展演等文化实践中,当然需要考虑中国特有的历史、社会语境。中国以传统的农耕社会为主体,城市“非农”人群也由历史上早期农民历经长时间的都市化养育而来,他们身上带有传统的文化血脉及历史记忆,现代城市移民则刚从二元对立的乡-城位序中的下层乡村涌入,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未在现代都市完全扎根,其身上更明显带着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传统民俗,只是在他们繁忙的都市生活适应中不得已将其暂时忘却、悬置起来。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美国,公众民俗学组织传统承载者在社区外对新观众进行跨文化的展演,而在中国语境下这种公共文化展演只是一种相对的框设和界定,即在中国组织公共民俗活动更容易也更能被接受,因为边缘乡村人和主流城市人之间的文化边界不像其行政边界那样不可逾越。但是,对于想迫切加入工业发达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当代中国而言,不论都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同样急切地以贬低、抛弃自我传统而欲早日拥抱、接纳外来的现代异文化,这可能就是未来中国公众民俗学及其文化实践需要面临、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乐意看到,中国民俗学家真正和民间社会成员一起,将那些源于民间(folk society-based)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置于更大、更新的语境(broader and new contexts)下,进行全方位的展演(performance)和表征(representation),使全社会每一分子能够欣赏并拥有这些传统文化精粹,使他们认真地重新评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藉此从内而外、从外而内地主动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在面临日益全球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今天,通过传统文化的公共展示与有效表征,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动力和活力,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使现代性自然接纳、包融传统,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与生活质量,使我们真正成为文化上幸福的人。 [①]安德明:《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2004,(03)。 [②]杨利慧:《美国公众民俗学的理论贡献与相关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05)。 [③]迪姆·罗仪德著,饶琴等译:《史密森民间生活节:公众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文化遗产》,2008,(03)。 [④]比尔·艾伟著,张举文译:《美国民俗学的三个分支》,《文化遗产》,2008,(04)。 [⑤]罗伯特·巴龙著,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01)。 [⑥]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与中国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思想战线》,2012,(06)。 [⑦]Abrahams,Roger,[1992]2007.”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n Public Folklore”,in Baron and Spitzer eds,Public Folklore,2007a,pp.258-259. [⑧]罗伯特·巴龙著,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01)。 [⑨]Beals,Ralph L.1950.”The Editor’s Page”.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63:360. [⑩]Botkin,Benjamin A.1953.”Applied Folklore:Creating Understanding through Folklore”.Southern Folklore Quarterly 17:199-206. [11]Robert Baron,Nicholas R.Spitzer,eds,1992,Public Folklore,pp.1.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12]Robert Baron,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Folklore Studies,Robert Baron,Nicholas R.Spitzer,eds,1992,Public Folklore,pp.1.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13]罗伯特·巴龙著,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01)。 [14]Handler,Richard,1988.Natio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Quebec 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pp.14,55,63. [15]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与中国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思想战线》,2012,(06)。 [16]Layton,Robert,peter Stone,Julian Thomas,eds.Destru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7]Robert Baron,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Folklore Studies,Robert Baron,Nicholas R.Spitzer,eds,1992,Public Folklore,pp.1.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本文原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