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章学诚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6)

第二,所谓了解“古人之身处”,就是认识到由于客观环境的不同,个人的遭遇和旨 趣也不相同,只有弄清楚被认识的对象所处的具体环境,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评价。章 学诚指出:“读古人之书,不能会通其旨,而徒执其疑似之说,以争胜于一隅,则一隅 之言不可胜用也。”[64]如果不清楚古人立言宗旨,而仅就其枝节作评价,自然不能得 其要领。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古人立言宗旨呢?章学诚说:“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 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6 5]读书明了古人言论中说的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搞清古人为什么这样说 。在知道古人言论是为说明什么宗旨之后,还需要了解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因 为“凡有推奖于人,不难屈己;凡欲求知于人,不嫌炫己,人之情也。有所为而言之, 不必遽为定论,圣人所不免也。”[66]如果不弄清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而言和针对什么 而言,仅从字面上理解就轻易下结论,往往会导致评价失实。评价古人的学术思想必须 考察其具体背景,结合其立言的针对性,然后才能得到正确认识,而不是得出似是而非 的结论,歪曲古人的思想。章学诚反对“今之泥文辞者,不察立言之所谓,而遽断其是 非”,批评他们不顾前人所处时世,不察前人立言宗旨的做法,指出应当避免“不察古 人之所谓,而遽断其是非也”[67],阐明知人论世方法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代圣贤 以立言,所贵设身处地,非如论说之惟我欲言也”[68],告诫从事史学批评者“论古之 深患”[69]就在于对前人言论先入为主,因人而异,欲贬其人则讳言其创始之功,欲褒 其人则附会其言而求之过深,而不考察立论寓意的深浅,然后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所 以导致偏颇结论。章学诚指出前人史学批评的缺陷,非常注重考察其史学批评方法是否 恰当,具有极其重要的朴素历史主义方法论价值。
    (四)结语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国史家章学诚的史学中蕴涵着极其鲜明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为 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归纳起来,章学诚朴素历史主义 思想的内涵及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章学诚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表现在其历史认识与史学认识中,就是把人类社会 的历史和史学自身演变的历史看作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认为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不 断进步和完善。他看待历史进程具有明确的“今昔互视”意识,承认过去、现在和未来 是一个相互连接的发展链条,任何人都无法割断这一历史的联系,表现出明确的历史进 步观念。他看待史学进程,主张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学者评价前人的功过是非,必须要 考虑到自己的认识与成绩是建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讳言对前人的继承关系,这样就会导致思想偏激,同样给后人留下批评自己的口实。学 者在治学过程中只有力戒褊急偏颇,不去互争门户,才能促进学术思想正常发展,从而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他提出为史家立传,全面反映历史史学学术史内容,主张考察 和记载各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源流,深入评价其利弊得失,为后代史学发展提供借鉴。如 果我们把章学诚和中国古代另一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相比,就会发现章学诚并非以静态 方法孤立地考察和评价史学问题,而是用动态方法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史学演变的轨迹 ,揭示出史学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史学认识中闪烁着鲜明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的光辉。
    第二,章学诚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表现在其史学批评方法和认识原则中,就是主张必 须历史地评价前人史学的成就和不足,避免主观臆度、穿凿附会、凭空虚拟和以后证前 等各种非历史主义方法。他不仅指出了前人在具体史学批评中的失误,而且从方法论的 高度揭示出正确的史学批评原则,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 贡献。章学诚史学批评反对“因后世之空言,而疑古人之实事”的认识包含着两层含义 ,既反对古代无其事而后人以为有,又反对古代有其事而后人以为无,这两种做法都属 于以后例前的错误,是史学批评上最容易导致失误的方法。史学批评不能主观超越史学 的发展进程,用后世发展变化了的标准掩盖古人缺陷或者抹杀前贤的功绩,应当正确认 识史学继承和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从实际出发看待前代史家功过的思想观念。他还强 调史家考察前人的学术思想或史学成就,不能轻易凿空立论,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作出 有充分事实根据的评价。他提出史家评价历史人物功绩或失误的原则是不仅要看到历史 人物所受的时代局限,而且还要注意到他们比前人的进步之处;不仅要认识历史人物的 思想,还必须考察他们所处的客观条件,进一步揭示其思想认识产生的根源,恰当地评 价他们的是非善恶与功过得失,阐明了史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原则。章学诚在史学批评 中所表现出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理论与方法论中极其宝贵的财富 ,为近代科学历史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03.
    [2][3][4][5][7]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章学诚。章学诚遗书·礼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8]章学诚。文史通义·砭异[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章学诚。章学诚遗书·与朱少白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1]章学诚。文史通义·为毕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章学诚。章学诚遗书·与钱献之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3][22][24]章学诚。文史通义·史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湖北通志检存稿文征丁集裒录近人诗文论[M].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