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科学的生命力所在,都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机会,我们通常称之为科学为人类和社会服务。历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综合和基础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和繁荣,从来是与为社会提供“历史的启示”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和其它科学不一样,它研究的是过去而不是现实。过去是已经发生过的事,而现实的人更多关心的是现实的或将要发生的事,如果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仅仅局限在对历史的回顾或重述,而不从中找到对现实的“启示”来,显然大多数人不会感兴趣。因为有怀古嗜好的人,毕竟是少数。特别对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青年一代,他们对怀古既没有时间也不会有太多的兴趣。满足社会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这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为什么在历史科学近来取大很大发展的形势下,历史学界有些同志感到历史科学出现了“危机”,受到了社会的“冷遇”呢?从历史科学自身来反省,我觉得主要是历史学界不太重视社会的需求,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供需严重脱节造成的。 一、社会需求在历史研究中的几种反映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②。每代人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先辈的基础上生产和生活的,历史不能割断,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所以历史作为一门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历代的统治阶级重视历史、人民群众也通过自己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保留和传颂着历史。 社会对历史的需求,在系统和层次上是不相同的。从系统上来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和精神三种需求;从层次上划分,可分为专业、基础和普及三种需求。 政治需求在所有的社会需求中是最突出的部分。特别是在阶级社会,各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夺取或巩固自己的政权,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是最常采用的办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一直重视通过修史来总结历史的教训,借鉴当前的统治。所谓“述一代兴亡之由,明一代成败之迹”,“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②,就是指从统治上总结、借鉴前代的历史教训。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典型的总结借鉴前世的历史教训有两次,一次是汉高祖,另一次是唐太宗。他们都是在秦末和隋末的社会大动乱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封建统治的。而秦和隋都是经过长期的分裂后建立的强大的统一帝国,但都二世而亡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汉高祖和唐太宗都组织大臣们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讨论,并且将讨论的结果写在史书中,以备自己的子孙借鉴。汉和唐朝建国之初的强大,以及施行政策的客观性和实效性,都和他们重视借鉴前朝的历史经验有关。到了近现代,如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重视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以推动当时的变法运动;三十年代通过社会史的大论战,推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是以历史为借鉴推动现实斗争的典型事例。从反面来说,象林彪通过“政变史”来搞政变,江青用“评法批儒”来篡党夺权,也是想通过借鉴历史实现个人的野心。所以,政治的需求在历史研究中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任何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不管其政治目的是否符合历史的要求,他们都不会放过从历史中寻求借鉴的途径。当然,由于各个人的政治立场和借鉴方法的不同,借鉴的问题和侧面以及效果,都会有极大的差异。这是政治需求不同造成的差异,而与历史本身并无直接的关系。 经济需求的反映比较曲折,因为历史研究的成果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较少,所以其需求往往要通过政治体现出来。在中国封建社会,比如王莽改制中的核心问题是想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经济危机。他为了进行改革,就研究了秦汉以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他认为“秦为无道”,是“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而造成的,西汉的社会矛盾也是富者“骄而为邪”,贫者“穷而为奸”①的结果。出路何在?他认为只有“三代”以前,中国才是一个“国给民富,而颂声作”的光明盛世,所以要效法《周礼》,实行“王田”制,土地禁止买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莽“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⑤,“王田”就是古代“井田”制的翻版。有人据此认为王莽是个“复古主义者”,其实,王莽并不是想“复古”,他只是想从历史的启示中,寻求改革现实的方案。王莽改制的失败,主要也不在于“复古”上,而是由于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用改革已无法加以解决。“复古”并不是王莽首创,从孟子到康有为,他们都曾是“托古改制”的实行者。因为从古代历史中寻找改革的素材,最易为人们所接受。唐代刘晏在改革盐政和漕运时,曾进行了历史的研究,提出了适合当时的方案;宋代王安石变法时,也研究了历史上的均输、贡输制度,而提出了适合宋朝的办法;明代张居正在改革赋役制度中,更总结了历代赋役制中的优缺点,才生产了适合当时的一条鞭法。目前,对唐和元代社会开放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明清时代的闭关锁国政策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的研究,不也适应于开放政策的论证吗!当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变化较快,所以对历史中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很难马上应用于现实的经济需求,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需要。 精神需求比之政治和经济需求来,有更加广泛的意义。通过学习历史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增长才智,在中国一直受到重视。在封建时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中,如《三字经》、《千字文》等,都有相当多的历史知识内容。西方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就曾说过:不知道你出生之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这里将是否了解历史,作为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历史的这种精神需求,涉及了各个不同的层次,不但上层人物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需要。而过去的历史著述又很难满足群众的这种精神需求,所以在民间才有以历史为题材的戏曲、评书、讲故事等普及历史知识的各种形式,以满足较低层次群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历史研究不能不注意满足群众的这种精神需求,或者将自己的这个任务转让给文学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展开,群众中已开始出现了渴望了解历史的热潮,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小说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但是以文艺形式来表现历史,还不能说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历史,它与真实的历史毕竟还有相当的差距。要把这个差距弥补上来,还要靠历史学家的工作,可惜历史学家现在的研究工作还远远满足不了这一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