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1977年香港版。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③参见L·道洛:《个人文化和群众文化》(Culture individuelle et culture de masse),第16-18页,巴黎1983年版。 ④见S.普芬多夫:《Specimen Controversiarum》(1686年)第2章,转引L.道洛,上引书,第22页。 ⑤泰勒:《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伦敦1871年版,第9页、10页等。 ⑥泰勒:《原始文化》,第1页。 ⑦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⑧如V.G.查尔德(Childe):《社会的进化》(Social Evolution),伦敦1952年;R.L.比尔斯(Beals):《人类学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纽约1953年版,也可参见ch. 韦尼克(Winick)编《人类学词典》(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纽约1965年版等。 ⑨参见O.施本格勒:《西方的没落》(有中译本)、A.汤因比:《历史研究》(简缩本有中文译本)。 ⑩由于笔者近年在法国求学,国内学术状况所知仅是大概,此判断仅根据大体的信息资料所下,不一定公允,望指教。 (11)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有中文译本)。 (12)法国历史人口学(或称人口史)在西方学术界颇有影响,对法国史学演进及文化研究的深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可参见拙文《历史人口学在法国》,载《华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 (13)在这方面,法国年鉴派史学的研究值得注意,如L.费弗尔(Febvre)《16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Le Poobleine de I'incroyance au XVIe siecle. La religion de Rabelais),巴黎1924年版,便是早期这方面的代表作。而近年来的心态史(histoire des mentalite's)则更主要从这方面深入。 (14)如F.格拉伯纳(Graebner):《人种学方法》(Methode der Ethrologie),海得堡1911年版;P. W. 斯密特:《人种学中的文化历史方法》(Die Kulturhistorische Methode in der Fthnologie),维也纳1911年版;拉德克里夫-布隆(Radcliffe-Brown):《美国印地安人》(The American Indans),纽约1920年版等。人类学文化传播论派主要在德国、奥大地利、美国有很大影响。 (15)如卢云:《论文化的传播与文化区域的变迁》,载《复旦学报》,1986 年第3期及他的其他文章等。 (16)关于法国史学这方面的研究, 可参见“边缘人物史”,载《新史学》(Nouvelle Histoire),巴黎1978年版。 (17)我国史学界已有不少人注意这一问题,如陈启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载《光明日报》1986年12月3日;宁可:《什么是历史科学理论》,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等。 (18)关于史学的对象问题,笔者不敢苟同刘大年先生:《论历史研究的对象》(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一文中的观点。 (19)见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注。 (20)见M.布洛赫(Bloch):《为历史而辩护》(Apologie poui I'histoire),巴黎1976年第3版。 (21)参见《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等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2)金观涛、刘青峰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原因的分析虽很有启发,但似乎有这一简单化的倾向。 (23)布罗代尔关于这方面的著名文章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一长时段》,载《经济、社会、文明年鉴》(Annales Economies, Sociétis, Civilisations),1958年第4期,第727-75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