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流动”的中国古代文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启动编撰的《中华大典》,历时近30个年头,终于在2017年年底全部竣工。这是一部以国家名义组织力量编写的中华古籍大型类书,是规模巨大的文化出版工程。
    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的《交通运输典》,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承担编纂工作,葛剑雄教授任主编,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典的编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交通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作用是什么?近日,《读书周刊》就这些问题专访了葛剑雄教授。
    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读书周刊:《中华大典》是对汉文古籍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汇编,上自先秦,下迄1911年。《交通运输典》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汇聚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与交通发展相关的文字。这些厚重的文字可以传递给今天什么信息?
    葛剑雄:应该讲,《中华大典》是中国有史以来范围最大、门类最全、字数最多的类书。它以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为蓝本,按现代学科分类进行编撰,收录内容的范围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
    《交通运输典》作为《中华大典》的一部分,是1996年正式启动的,由《交通路线与里程分典》《交通工具与设施分典》《驿传制度分典》三个分典组成,一共1200多万字。《中华大典》是类书体例,只汇编,不撰写。我们的工作,是将散落于浩瀚古籍之中的关于古代交通的资料,进行收集、辑录、标点和整理,按一定体例分类编排。这样可以方便读者查阅,或提供一些线索,让历史资料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读书周刊:历史学家严耕望认为,交通现象往往“寓有经济、历史、地理之意义”,并主张将研究交通史的意义放到整个历史文化研究中,放到整个文明史研究中。
    葛剑雄:这个观点是对的。关于中国古代交通发展所形成的丰富文献记载,不仅是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读书周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大典》编撰的一个初衷,为此《交通运输典》在编撰过程中做了哪些努力?
    葛剑雄:在编撰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把古代典籍中有用的交通资料,进行分门别类,不仅有交通工具的内容,还有交通制度的内容。比如,古代的驿站制度是很有效的,在全国各地隔一定的距离建立交通点,提供人力、牲口,过往的人可以在那里饮食、住宿,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再比如,今天的我们为什么搞得清楚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古代的道路?就是因为历史上对此都有详细记载。像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上,有的路况变了,有的地方地震了,经过的河流改道了……这些状况史料里都有记载。通过这些史料,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大量的社会文化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