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4)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组成部分。在建国前三十多年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中,我国革命的史学工作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逐渐地熟悉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完整体系,并运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史学研究,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较为全面、较为深刻地与中国史研究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1939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专著不断问世。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吕振羽的《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华岗的《中国历史的翻案》、吴泽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等著作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已由草创阶段走向了成熟。
    而且,还应该看到,在建国前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过程中,进步的史学工作者为了解决问题、探索真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著作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和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的遗著《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等重要著作,都是在争论过程中逐渐为进步史学工作者所重视、所研究起来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争论过程中的实际锻炼,我国进步的史学工作者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纯洁了自己的队伍,从而为新中国史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培养了研究人才。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9页。
    ②转引自高军《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册。
    ③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第26-41页及以后各章,神州国光出版社译书。
    ④⑥⑦转引自林甘泉等编《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第24-26页。
    ⑤参见何干之《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
    ⑧(1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133页。
    ⑨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第36-37页,三联书店1950年版。
    ⑩侯外庐《韧的追求》,第115页。
    (11)(13)(14)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自序》,新知书店1948年版。
    (12)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形式发展的阶段》,北平人文书店版。
    (15)参见白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战的由来和发展》。
    (16)参见吴泽主编《吕振羽史论选集》,第269页。
    (18)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李达《序》,三联书店1961年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