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质性研究方法本土化:反思与建构——从方法论的“中心-边缘”困境谈起(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18 中国民俗学网 李淼 参加讨论
意图在生命历程中寻找科学规律有时难免会导致对生命问题的抽象化和简化,对生命规律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超越科学规律逻辑的新方法。质性研究本身就是反思他人生命与自我生命的过程,其魅力就在于使研究者感受到生命的规律。或者说,质性研究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生命确认”(life-affirming)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都能体验到生命的力量与感动。[17](P.87) 在互动中,被研究者受到研究者施加的种种影响,同样,研究者也会从被研究者那里获得感悟和继续研究的决心与斗志。笔者认为,本文探讨的中国认识论和本体论思想为质性研究探寻生命的规律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 关注生命的规律并非证明质性研究不够“科学”。不可否认,对一项质性研究来说,从选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再到数据分析,这整个过程中充满着许多难以言说和无法言说的议题。 其中一个常被提及的议题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西方学者认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处于“自我”与“他者”连续统(selfother continuum)上的不同位置,其立场和看法或者更接近“自我”,或者更接近“他者”;研究者需要不断审视和反思(而非彻底摒除)自己的角色和立场及其在与被研究者互动时对其施加的影响,而非如定量研究那样将“价值中立”奉为始终如一的行为守则。[34][35] 然而,在实际调研中,研究者有时很难及时、明确地感知到自己的立场和角色,这既受到研究者本人经验和洞察力的制约,也可能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因此,质性研究是一门关于“反思”的科学,它是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生命历程的反思,并通过探寻其生命历程中的规律获得理论收获与现实感悟。 六、结语 质性研究方法本土化是一个颇为艰深的理论议题。本文浅析中国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遗产及其对质性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贡献,为深入探讨这一学术难题抛砖引玉。近年来,质性研究方法的“中心-边缘”困境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反思,他们为颠覆和突破此困局建构了多种理论视角、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也应加入其中,以“文化自觉”为己任,不断发现本土情境中的真方法和真问题。鉴于此,笔者倡议重新发掘中国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宝贵价值,辩证地思考中西方在质性研究方法论理论化与实务操作中的诸多差异,为建构源于本土情境与本地思维的质性研究方法论、具体方法与资料收集技术开拓新路径。受文章篇幅和笔者视野所限,本文没能为质性研究本土化提供具体的实务指南,期待后继学者为推进此议题贡献力量。 (本文刊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第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