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苏钟出于晋侯墓地8号墓中。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实验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就8号晋侯苏墓中所采集的木炭样品分别作了常规[14]C年代测定,两室所得数据一致,经树轮曲线校正,表明其年代为公元前808±8年。这与《史记·晋世家》所载晋侯苏卒于周宣王十六年(前812)正相吻合。既然晋侯苏死于周宣王十六年,那么苏钟的“唯王三十三年”就不可能是周宣王了,而应该是周厉王。 (3)膳夫山鼎的研究 属于厉王期的另一件重要青铜器是膳夫山鼎。据李学勤先生研究,从如下五方面考虑,可将膳夫山鼎定在厉王期:1)膳夫山鼎形制、纹饰近于宣王初的毛公鼎;2)山鼎铭文字体、格式类似宣王三年的颂鼎;3)山鼎所见图室见于宣王早年的无惠鼎;4)山鼎所见南宫乎作有编钟,钟的形制、纹饰均似厉王未年的虢叔旅钟;5)虢旅其人又见厉王三十一年的□攸从鼎。 膳夫山鼎铭文为:“唯三十又七年正月初吉庚戌,王在周,格图室。南宫乎入右膳夫山,入门,立中廷,北向。”由于膳夫山鼎纪年为三十七年,是已知西周金文纪年最高的一例,在年代学上有特殊意义。厉王执政之年,文献记载有异。《周本纪》以为37年,而《卫世家》、《齐世家》《陈杞世家》《十二诸侯年表》则在14年至24年之间,今本《竹书纪年》仅13年。据晋侯苏钟已知,厉王在位年必超过33年。现据膳夫山鼎37年,可证《周本纪》载厉王37年奔彘说可信。今取厉王三十七年即共和元年说(共和为当年称元),查张表,公元前841年,正月建丑壬子朔,初吉庚戌先实朔二日。 (4)懿王元年天再旦的证验与师虎簋研究 古本《竹书纪年》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天再旦”是日出前发生的一次日全食,“郑”的地望在西周都城(西安)附近的凤翔或华县。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食发生时,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正好是在天亮后。工程有关专家在新疆北部所作的实地观测结果是:日出前,天已发亮;这时日全食发生,天黑下来;几分钟后日全食结束,天又一次放明。这一过程,给人有两次天亮的感觉。因此古本《竹书纪年》关于“天再旦”为天亮时发生的日全食记录是可信的。工程专家对这次日全食进行了推算,并结合“郑”的地望,最后得出“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结论。以前曾有学者得出过与此相同的结论,工程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周懿王元年当为公元前899年的可信性。这次日出时的日食达到了食甚(食分0.953),方位是东偏北10度;一小时后日食结束,太阳高度12度,方位正东。凤翔的“天再旦”强度为0.10,华县的强度为0.24。 在铜器方面,能支持懿王元年为前899年的是师虎簋。其铭文中有:“惟元年六月既望甲戌,王在杜居,格于大室,井伯入佑师虎即位中廷,北(向),王乎内史吴曰。”师虎簋敛口、重环耳、全瓦纹,与其同型的簋有乖伯簋、豆闭簋、询簋等。其中乖伯簋的时代可据九年卫鼎而得,因为两器均记眉敖见周王事。而九年卫鼎与五祀卫鼎的作器者为同一人,又与十五年趞曹鼎的形制相似,学者将他们列为同期器,而五祀卫鼎有“余执龚(恭)王”语,十五年趞曹鼎有“龚(恭)王在周新官”语。可见乖伯簋亦当为恭王器,而师虎簋亦当在恭王前后。 师虎簋铭记有井伯、内史吴二人。内史吴其人的时代主要在懿王世。因此,学界推定师虎簋为懿王元年器。查《中国先秦史历表》,懿王元年合前899年历日,该年六月,建子丙辰朔,甲戌为十九日,正合“既望”月相。 (5)虎簋盖的发现与研究 虎簋盖于1996年8月出土于陕西丹凤,失器。盖面饰直棱纹,铸铭13行,161字。其开头为:“惟卅年四月初吉甲戌,王在周新宫,格于大室,密叔内(入)右虎,即位,王呼入(内)史曰”。虎簋盖的直棱纹,学界普遍认为是西周中期恭、懿前后时物。虎簋盖与师虎簋的文考均为日庚,祖考所司都是武职,铭文用字措辞也多相同,因此,虎簋盖的虎与师虎簋的师虎为同一人。虎簋盖铭记王命虎“胥(佐肋)师戏”,应是虎初袭职时之事;而师虎簋铭则自称为师,其事应在后。师虎簋为懿王元年器,则是虎簋盖必在其前。虎簋盖铭有“密叔”内史“师戏”等人。“师戏”见豆闭簋,豆闭簋有“井伯”,此人用事在穆、恭两世。密叔可能即《国语·周语上》所述被恭王所灭的密康公,故“密叔”不应晚于恭王。虎簋盖载王年为三十年,而在西周中期穆、恭、懿诸王中,在位超过30年的只有穆王。因此,虎簋盖为穆王器当可确定。查《历表》,穆王三十年合公元前947年历日,该年四月建丑丙寅朔,甲戌为初九,合“初吉”范围。 (6)鲜簋的发现与研究 鲜簋流于海外,直到1986年春,才在英国伦敦埃斯肯纳齐商行获得有关资料,该器现藏于法国巴黎基美博物馆。这是一件无盖的双耳簋,卷唇。腹饰顾首龙纹,以雷纹衬底。口沿下前后有小兽首,其下有扉棱。双耳上有尖耳的兽首,下有垂珥。圈足饰目雷纹,四面有小扉棱。簋铭5行44字,有“惟王卅又四祀,唯五月既望戊午,王在京,禘于昭王”等句。 簋铭言“禘昭王”,其时代自然比昭王要晚。考虑到鲜簋的形制纹饰尚有西周早期遗风,它的年代又不会太迟,而西周早期昭王以后,直到西周中期夷王之前,文献所载王年在30年以上者,唯有穆王。因此,将鲜簋定在穆王期最为恰当。查《历表》,穆王三十四年合公元前943年历日,该年五月建丑壬寅朔,戊午为十七日,合“既望”月相。 (7)静方鼎的出现与研究 1996年日本出光美术馆的《馆藏名品选》第三集(编号67),公布了静方鼎资料。静方鼎立耳,小折沿,浅腹,腹正中及四隅有扉棱。口沿下饰饕餮纹带,腹饰内卷角的饕餮纹,侧加倒夔。平底,柱足,足上部有兽面。鼎内壁铸铭9行68字,与昭王南征荆楚有关:“惟十月甲子,王在宗周,令师中(及)静省南国相、设居。八月初吉庚申至,告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在成周大室,令静曰:‘司汝采,司在曾噩(鄂)师。’王曰:‘静,锡汝鬯旂、旂市、亲曰:‘用事’。静扬天子休,用作父丁宝彝。”据有关资料可知,周昭王南征荆楚始于十六年,终于十九年。其始只是派遣臣下南行准备,后来则是亲征,以致死于汉上。接着穆王即位,继伐荆楚,为父报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