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精英与民间文化互动: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形成探析(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52 中国民俗学网 朱霞 参加讨论
2.酬劳方式延续了“以物换工”的传统 早期大多数文人从事紫陶书画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得到自己设计与创作的紫陶产品。所以,他们既是紫陶创造者,又是使用者。田野调查资料表明,民国时期的工匠都是要把制作好的陶坯拿给一些书画名家,请他们在陶坯上作画写字。但是,这些文人并不是以此为职业,存在工作效率低,有时不按时完成,耽误了工匠入窑烧制的情况。文人并不把紫陶的书画装饰当成他们的重要活动,更不是他们的职业,书画只是他们审美生活的一部分,讲究的是闲情逸致,率性而为。直接的目的是获得几个好的紫陶赏玩和收藏。因此,这些名家作画写字都不以钱论,而是“以物换工”,即在他们写画的紫陶作品烧制成功后,由他们挑选产品作为报酬。这种“以物换工”酬劳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形成了建水紫陶行业的一种传统方式。 现在的书画装饰家则多将创作作为其职业生涯,大部分装饰工作的酬劳是以金钱支付,尤其是按月发工资或者是计件的支付形式。有时从外地请来的书画家,双方的合作还不稳定,金钱结算是更快捷的方式。但是,“以物换工”的传统仍然通行。例如,2009年,书画家沈克坚与金临安紫陶苑的合作就是“以物换工”的方式。沈克坚每次同时装饰四件器物,装饰内容与风格不要求相同,但技术难度大致等同。待烧成、打磨完成后,无论四件产品最终的工艺效果如何,都由沈克坚任意挑选其中一件拥有与收藏。这种合作模式在建水紫陶业内并非特例,在调查中,当地人周伟说:“我们这都兴这样,以物来换工,一般画三四件东西他要一件”,说明“以物换工”是通行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形成,一方面与早期文人参加书画装饰的动机——拥有与收藏紫陶有关;另一方面与面对面的熟人“小社会”性质有关。在传统社会,酬劳方式大多数都不是以金钱方式实现。交换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情因素,而非纯粹的金钱关系。 “以物换工”的酬劳方式的传承,与紫陶具有的艺术品性质有关。首先,“以物换工”有利于作者收集本人的优秀作品。书画名家装饰的紫陶作品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大多数作者通常会收藏一部分自己的作品,“以物换工”为收藏提供了便利,作者可直接挑选自己满意的作品。其次,“以物换工”可以避免合作双方的经济矛盾。用金钱支付酬劳,酬金的数额是一个问题。紫陶有艺术品的性质,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当地人常说“你认为它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名家装饰的作品价格浮动更大。用金钱衡量酬劳容易引起作者与作坊之间的矛盾。“以物换工”使得双方能自由的处置所持产品,并按照本人认可的价格出售,不必过问另一方的销售情况,有利于形成和保持单纯、和谐的合作关系。 3.紫陶的发展受制于经典母题与商业化 紫陶的创新既指艺术上的创新,又指技术上的创新。创新是精英文化的特点,紫陶的创新作品是充溢着个性化、唯一性和不计成本的品格。正是这种品格使得新的装饰样式获得成功,受到行业内同行和消费者的赏识。经过时间的积淀,慢慢会成为经典模式固定下来。民国时期紫陶装饰工艺趋于成熟,形成了一些经典装饰母题与器型样式。这些经典的母题与器型是经历过时间淘洗与历史积淀的,成为这个行业的根基与传统。但经典母题的形成带来了程式化,程式化的本质是模仿与复制。田野调查表明,紫陶的大部分产品是程式化的作品,主要由画工临摹和复制而成,而非书画名家所作,其艺术性与收藏价值大大下降。这些程式化的产品所投入的时间、人力与功夫都不能与原作品相比,能够像工业生产线一样大批量、标准化、重复地生产出来。这种状况是由紫陶的商业化造成的。使经典母题与器型成为简单复制的陈词滥调。程式化的大量生产和商业化导致了技艺的退化,产品的滞销与消费市场的疲软。 当然,近年紫陶的发展变化也是比较大的。首先,装饰主题与内容的多样化。除经典母题外,出现了各类的流行要素与地方要素,如梯田、京剧脸谱、建水的十七孔桥、文庙瓦当等主题都被运用到紫陶的装饰中。其次,器型的变化与增多。例如,罐类器型的发展,包括鹿头罐、清香罐、橄榄罐等,这些都是传统器物中缺乏的。再次,器物色彩的变化与丰富。可以说,紫陶装饰的创新得益于经典母题和市场化、商业化。 三、工匠的物质行为:紫陶装饰制作与民间文化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建水县碗窑村的陶工大多数都拥有土地,但不依靠种地维持生计,而以制陶技艺谋生。当制陶的工作有闲暇时,陶工会从事一定的农业生产,以求食物自给。陶工与村里的农民聚居在一起,并未脱离农家生活。但是,陶工与农民又不同,一方面因为他们有制陶技艺,另一方面,他们常常销售家庭生产的陶瓷。因此,碗窑村的陶工具有工人、商人和农民的复合属性,表现为职业化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与早期不屑于物质和世俗之利的文人差异很大。陶工以制陶技术为谋生的手段,紫陶历来都是他们的商品。在市场化的大潮中,他们一方面是紫陶商业化的主导者,一方面是精英文化的追随者,力求通过代代相传的手艺创造一种高雅的文化产品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陶工的技艺往往代代相传,有典型的民间文化特点。他们的手艺是通过工艺流程和身体活动来表达的。如在泥土的选配中,各作坊都在长期经验中积累了一些秘而不宣的陶土配方,不同作坊和不同艺人对于五种泥土的配比都各有方法和经验。不同的配方烧制紫陶在成品率、成色、质量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别,是各个作坊的生产秘方与商业机密,为少数人所掌握。配比既有古老的传承性知识,又有根据时尚进行调整的创新。又如拉坯的好坏取决于陶工的手感。陶工在金属快轮上用手工拉坯,陶泥置于轮盘中心,转动车轴带动轮盘旋转,利用坯泥在旋转中产生的离心力,将坯泥拉制成各种圆形坯体。拉坯师傅选取“熟泥”用手揉泥,即便是徒弟已经揉好的泥,师傅也会再揉一揉,以符合自己的手感,他们认为“别人揉的不好做”。每一个拉坯师傅都有自己用泥的习惯,泥料要揉到什么程度完全凭手感决定。在拉坯过程中,拉坯要眼准、手稳,根据坯泥的湿度和车盘的转速均衡用力,一气呵成完成造型。画工或画匠则模仿前人的创作,对紫陶进行装饰,他们与从事拉坯、修坯、烧窑、打磨的陶工地位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画工的创作水平与艺术修养都不高,但是长期的书写使他们变得十分熟练,当然也有一些很好的画工,或擅长书法,或擅长绘画。现在,作坊里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画工书写的。当创作者或画工在陶坯上的书法和绘画完成后,雕刻工就要按照陶坯上的图画进行雕刻。雕刻工匠多为女工,字画修养并不十分高,但对紫陶的泥性却有深刻的理解,刀技十分娴熟,可以将陶坯上书法与绘画的运笔走势表达得淋漓尽致。阳填师傅亦多为女工,她们填色的原则一是依据陶坯上创作的作品,遵照创作者的意愿,把图画忠实地展现在陶器上;二是依据传统的配色原则,运用前人在特定器物上用色的经验完成阳填。当然也有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和审美爱好来进行填色的。阳填上色之后,紫陶就成了充满彩色、意蕴和生命的艺术品。阳填之后,还要修整,在陶器底部盖上印章,然后进行干燥。最后,放入窑炉中烧制,出窑后进行最后的磨光处理,一件紫陶作品便完成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