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五帝时期的历史探秘(5)

六、中国民族的雏型与传统文化的导源
    中国民族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导源,形式上是两个问题,实质上则为一个问题,因为 中国民族的形成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五帝时期正是其孕育成形的历史阶段,是古代 史上关系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
    在五帝时期之前,黄河流域中上游居住的是戎狄,中下游居住的是夷人。这两个地区 中各有一部分首先进入农业社会,历史上称为神农时期,在黄河中上游的可称为西部文 化系统,在中下游的可称为东部文化系统。其未能进入农业社会者,在西部仍称为戎狄 ,过着游牧生活;在东部则称为东夷,过着渔猎生活。由于生活条件不同,同种族之间 的关系由松弛而疏远,生活条件相同者反易于接近。在东、西两大文化系统相接触时, 曾发生相当激烈的战事,即黄帝和蚩尤之战,这时已是五帝时期。以后双方未有大战, 而是互相接近融合,于是形成了中原文化系统,也就是中国民族最早的核心部分,其后 以较高的文化向外发展,逐渐壮大起来。
    古代本为部族林立的状态,在进入农业社会后,自然形成为无数小国。农业社会以定 居为主,为了安全和生产,有互相联合的必要,于是产生了各邦的共主,黄帝和蚩尤正 是西方与东方各邦的共主,黄帝战胜后,成为新的中原文化系统各邦的共主,在新的文 化系统中,原西方系统占了上风。在后来发展中,原西方系统逐渐衰落,原东方系统起 而代之,直到五帝时期之末。中原文化系统的扩展,也就是中国民族的壮大,以黄河流 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汉水、淮水和长江流域,向东扩展到沿海各地,包括所谓“岛夷 ”诸地[12](《禹贡》)。从此,中国民族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主人了。
    最初形成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名称,由于定居生活需要建立围墙,称之为国,住在围墙 之内的人便称为“中国人”或“国人”,后来夏朝建立,通称为“夏人”,直到春秋时 ,从“夏”字演生出“华”字来,于是有了“华夏”之称,同时“中国”之称也未废止 。后来以二名相合,称为“中夏”,更后来“中夏”为“中华”之名所代,沿用至于今 日[13]。
    也有本为中国人者,因与边远部族相处既久,生活习惯与之同化,则失去中国人的资 格。如春秋时戎子吾离,其故地为秦人所占,被迫移居晋国的南阳之地,后来晋对楚斗 争不利,怀疑吾离之孙驹支走漏消息,范宣子责问之,称其为“姜戎氏”,驹支回答说 :“我诸戎四岳之裔胄也……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 ?”[3](襄公十四年)姜戎氏为四岳之后,竟同化于戎人,可见构成民族的主要条件是传 统文化,更在种族血统之上。
    传统文化中首要的一点为开始有共同的信仰。天地自然界有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 ,无以名之,则尊称为天帝。众部族中之特别出众者,得到共主之位,便以天帝之子自 居,称为天子,或径自称帝。他们的子孙以有这样的先祖而自豪,以祭祀形式表达其敬 重之意。对于人民有贡献的人物,及杰出的管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之人,同样 受到了人民的敬重,尊之为神,也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其敬意。春秋时,鲁国展禽说:“ 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 ,能捍大患则祀之。”[9](《鲁语》上)这五种都是有特殊贡献者。又提出对祖先有禘 、郊、宗、祖、报五种祭祀的形式。说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方面,首要者为土 地与农作物,其神,前者为社,后者为稷。其次是金、木、水、火,也都是人生不能或 离者,与土地之官合称为五行官正,都加以神名,金正曰蓐收,木正曰勾芒,水正曰玄 冥,火正曰祝融,土正曰后土,后土又别称为社。享祀者都是各部族中曾为共主,或杰 出的人物,故有利于民族结合。为受祀者加以神名,原为表示尊敬与纪念之意,后世传 说则扩大其神秘性,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反不显著了。
    为共主者,除本部族有较高的文化和物质实力外,其本人需有远见,不斤斤计较目前 微利,态度公平,方可得到众部族的信任。无共主时,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各国或部 族间的矛盾摩擦无法解决,小问题可以酿成大乱子,有了共主,便可以销患于未形。这 个时期的共主,不必为一部族长期包办,是五帝时期的一个特点,转让于其他部族时, 即后世艳称的“禅让”了,而因此得长期和平。人们习惯于安定的生活,礼让为先,形 成优良的文化传统。
    帝颛顼改革成功,天子的地位大为提高,有利于滋长大一统的思想,不局限于一族一 国之内。到帝舜施政成功,尤其是“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成为 儒家的主要理论,是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瞽史和史官保存的历史知识,专业人员保持的天文历算之学,技术人员保持的工艺特 技等,都集中在共主之下,称为官学;强大的部族经过了多世的积累,也保存着一定的 历史与科技知识,可称为家学。共主所保持者,因共主变动而须转移,容易有所失落, 故后世有“天子失官,学在四裔”[3](昭公十七年)的说法,在传统文化的保持方面, 这是应予重视的。五帝时期,在无精密仪器可用的情况下,做出了精密的历法,并掌握 了日月五星的运行规律,这是极大的成就;到后世,科技研究十分落后,仅有墨子一家 ,以少数人之力作薪火之传;再后来,《墨子》之书竟也无人能读了。虽有多方面的原 因,这一点更须予以重视。五帝时期是农业社会,农民占主要成分,以后几千年基本情 况未变,因而地方意识的局限,表现的根深蒂固,这也是传统文化有所不足的一个方面 。
    传统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就五帝时期而言,其影响达于后世者,主要在对于中国民 族形成所起的作用,因而摭拾较可信据之资料,粗略论之如上。偏失自所难免,切盼高 明之士予以是正为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