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葛兰言在民国学界的反响(5)

注释:
    ① 《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7页。
    ② Marcel Granet,Festivals and songsof ancient China,translated by E.D.Edwards(New York,E.P.Dutton and Company,1932),p.3.
    ③ Marcel Granet,Festivals and songs of ancient China,p.189,note3.
    ④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51,No.202(Oct.-Dec.,1938),pp.449-451.
    ⑤ 郑师许:《我国民俗学发达史》,《中山文化教育馆馆刊》1936年第3卷第2期。
    ⑥ 《答马伯乐先生》,见《沫若近著》,上海:北新书局,1937年,第60页。
    ⑦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Vol.6,No.4(1932),p.1092.
    ⑧ 闻一多:《风诗类钞甲·序例提纲》,见《闻一多全集》第4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7页。
    ⑨ 幼椿(李璜):《法国支那学者格拉勒的治学方法》,《新月》第2卷第8号,1929年l0月10日。
    ⑩ K.S.Latourette撰,王庸译:《大战开始后七年间西洋之中国史研究》,《史地学报》1925年第3卷第8期。
    (11) 陆侃如口译,卫聚贤笔受:《论〈左传〉之真伪及其性质》,《国学门月刊》1927年第1卷第6号。
    (12) 何炳棣回忆:“我特别记得丁文江先生一篇批驳法国汉学、社会学家葛兰言的《中国古代舞蹈与传说》中所描述的,郁郁葱葱,池沼密布的黄土高原与平原。黄土高原是在长期半干旱的状况下累成的,一般而言树林仅生长于较低近水处和山坡上。这篇极重要的书评影响我日后研究中国农业的起源甚为深巨。”(《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Ping-Ti Ho(何炳棣),“The Loess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Agriculture,”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75,No.1(OcL,1969),p.11。
    (13)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4页。
    (1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54,No.1(MaL.,1934),pp.100-101.
    (15) 杨堃:《葛兰言研究导论》,见《社会学与民俗学》,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16)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导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7) 杨堃:《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社会学刊》1936年第5卷第2期。
    (18) 《顾颉刚日记》(6),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113页。
    (19) 孙郁、黄乔生主编:《致周作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20) 《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39页。
    (21) 弢公(唐弢):《书报评介:〈古中国跳舞与神秘故事〉》,《学风》1936年第6卷第9、10期合刊。
    (22) 黄文山:《中国古代社会的图腾》,《新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34年2月20日。
    (23) 岑家梧:《中国的图腾制及其研究史略》,《文讯》1944年第5卷第1期。
    (24) 《孙作云文集》第3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孙作云《饕餮考》(《中和月刊》1944年第5卷第1、2、3期)一文,参引李璜译述本。
    (25) 常任侠:《战云纪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184、560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