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参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自序”,第1~9页。 (25)参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四册“顾序”,第22页。 (26)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9页。 (27)参见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附录,第250页。 (28)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40页。 (29)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72页。 (30)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41页。 (31)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6页。 (32)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14页。 (33)关于“解释它的也无非是锻炼”,刘起的解释是“用自己的理性去作解释必然是勉强罗织理由”。参见刘起《顾颉刚先生学述》,第114页。 (34)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15页。 (35)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74页。 (36)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65~66页。 (37)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15~216页。 (38)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74页。 (39)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68页。 (40)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70页。 (41)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二册,第346页。 (42)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二册,第328页。 (43)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二册,第362页。 (44)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第207页。 (45)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73页。 (46)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73页。 (47)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59~60页。 (48)对此,钱玄同很快指出《说文解字》的解释不足以代表“禹”字的古义。顾颉刚接受了这一指正,并在回答柳诒徵对此的批评时申明:“我自己守着的不变的宗旨,是用史实的眼光去看史实,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从前人因为看古书古史莫非史实,故有信而无违。现在我们知道古书古史中尽多传说的分子了,我们便该顺了传说的性质而去搜寻它们的演化的经历。因为要寻出它们的演化的经历,所以不妨施用假设。用了这个态度来看我的文字,便可看出我的文字虽是琐杂浅陋,里边自有一贯的意思,并不成立于某一书上是单词只义。”(《答柳翼谋先生》,载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30页) (49)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63页。 (50)关于此问题的最新研究,参见吴锐《“禹是一条虫”再研究》,《文史哲》2007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