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古代的家国一体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国家政体是君主制,统治者被称为天子和皇帝。天子一词始自周朝。周人尊天,以天为至上神(自然神)。周的统治者在殷代已称王,灭殷后,感到天命靡常,夏与殷都灭亡了,所以要提高周统治者的地位,而称为天子,“天子万年”,“明明天子”(《诗·大雅·江汉》),“天子之功”(《诗·大雅·常武》)。(18)春秋时期,天子已经常见,《左传》中天子之词甚多,如“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左昭七),“天子有命”(左昭三十二),“天子有事于文武”(左僖九),“天子蒙尘于外”(左僖二十四)等。到了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王不再是周王的独自尊号,许多诸侯也自己称王,这时天子更成为周王的称号。现在所见的战国诸子书纷纷称天子。孟子更在讨论周室班爵录之制时谈到当时的爵制是“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万章下》)。根据后人《白虎通德论·爵篇》说,“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顾炎武解释班爵录的意思是,“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录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意,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录以代耕之意,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19)顾炎武的解释,证明他比当时许多人先进,不愧是中国的启蒙思想家,能说明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潮,即天子虽然是天之子,但是与其他爵位甚至和庶人是一样的要为天服务,并没有特别的地方。 战国后期,形成了七雄(七大国)争夺的场面,强大的国家想统一天下,以达到理想中的五帝三王之业。由于各国诸侯都已称王,所以又出现了称帝的现象。帝原来是殷人尊崇的先祖,后来也成为殷统治者的称号,称帝就表示着比王更为尊贵。当时秦国和齐国是两大强国。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而尊齐湣王为东帝。后来齐国听了苏秦的建议,认为要合纵攻秦,联合六国共同攻打秦国,所以取消帝号,秦昭王也取消帝号。前260年,秦将白起大破赵军,进围赵的都城邯郸,有人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魏人鲁仲连反对尊秦为帝,终于说服赵放弃了这一想法,这就是有名的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20) 秦始皇统一后,才有了皇帝的称号。当时秦始皇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臣下和博士认为,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而古有尊号是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所以要秦始皇称泰皇,秦始皇本人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而且不许用谥法,自称始皇帝,以后就用二世、三世以至万世。(21)虽然秦二世而亡,但皇帝的称号一直沿用下来,绵延两千余年,直到帝制的灭亡。 天子和皇帝这两个称号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古人已有论述。《白虎通·号篇》说“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礼记·曲礼下》郑玄注说,“今汉,在蛮夷称天子,在诸侯称皇帝”。据说《大唐开元礼》中,规定在祭祀天地鬼神时,称天子臣某,祭祀宗庙祖灵时称皇帝臣某。(22)似乎天子是对天神而言的。中国没有十分明确的宗教观念,我以为大体上是天地万物有灵的一种万物有灵论,天是最高神,但天同时也是自然神。“天何言哉!万物生焉,四时行焉,天何言哉”!而从周人起,就知道“天命靡常”,惟有德者可以居之,如果君主的行为不符合天道,那么天就会另立新人。所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一家之天下。改朝换代是合法的,是合乎天道的。不能保证永远做天之子,皇帝当然就不能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了。 从周代起,就有敬天保民思想,君主应该爱护管辖下的人民。见之于《诗经》的话有“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诗·小雅·南山有臺》),“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诗·大雅·泂酌》)。这二者说的都是好的官吏是民之父母。《尚书·洪范》则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早期儒家也有君王是民之父母的思想,如《礼记·孔子闲居》中,子夏询问孔子怎么才是民之父母,孔子就说,“夫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即劝说当时的君主、卿大夫应该遵守礼乐之规则,才能为民之父母。孟子更多次谈到“为民父母”的问题。一是他说“为民父母”应该使人民安乐生活,“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现在的统治者是“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23)他还说“为民父母”就是要能倾听人民的意见,能够按照人民的意见用人,“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按照国人的意见罢免人,按照国人的意见杀人,“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24)这就是要实行古代的民主政治,才可以说是为民父母。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韩非子就反对爱民思想,认为那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他说上古“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现在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所以“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是不行的。儒墨所倡导的兼爱天下,“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25)管子是一个杂家,他的书中更提出“法者,民之父母”。(26)管子的逻辑是要严格执法,如果人民犯了法多赦免,则使人反而易犯法,如果人民犯法后受到惩处,他就不敢再犯,所以说“故惠者,民之仇雠也;法者,民之父母也”。 秦汉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秦始皇虽然号称尊崇法家,但仍然有传承的儒家爱民思想。在他的各地刻石中,有“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烹灭强暴,拯救黔首”等说法,(27)证明他认为皇帝应该关心百姓的生活,爱护他们。汉代外儒内法,这种说法就更多了。汉文帝除肉刑诏说百姓不教而刑加焉,“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28)所以决定废除肉刑。以后抚恤百姓、爱护人民的口号历代不断,而且也不乏一些实际措施,如给公田,贷种食,尊崇孤老,赐女子百户牛酒等。 以上所述,主要是政治家、思想家的看法,也就是精英思想。老百姓的思想当然受到精英思想的影响,所以后来在民间也流行着统治者是民之父母的说法,如县太爷是父母官之类。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民间自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我们且举几个人们所熟知的例子,如刘邦看见秦始皇,就说“大丈夫不当如斯耶”,没有把他当父母崇拜。黄巾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是要取而代之。明代的民谣是“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可以挖掘出这种民间的意识。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天子、皇帝,有着爱民、保民的思想和一定措施,是否就意味着家国一体呢?是否天子就真把人民当成自己的儿女呢? 家与国在古代有多层含义。春秋时城邦制度下,家与国是并立的,国是一个城,主要是城邦内国人之居所,国外是野人之居住地。而家是卿大夫的封地,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桓二年)。所以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家”的说法,即一个国可以有千乘战车,一个家可以有百乘战车。战国时代,虽然向领土国家过渡,但是还有万乘之国、千乘之家的说法,即家仍然是卿大夫的封地,国是公、侯之封国。但是家同时有其他含义。家同时可以指称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是小家庭,也可以是大家庭。孟子时常说到的“五口之家”,“八口之家”,那就是小家庭,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家庭中也有非直系亲属、依附人口等共同居住,那就是大家庭。 虽然中国古代有天子、官吏乃“民之父母”的说法,但是家国并非一体。这可以从几方面来说。一、君臣关系不能等同于父子关系,儒家虽然一再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孔子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后来董仲舒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29)《白虎通德论·纲纪篇》就把这六人三项称为三纲。但是君臣之义和父子之义是不同的。臣事君以忠,子事父以孝。忠和孝是两种要求,《孟子·公孙丑》说,“内则为父子,外则为君臣,人之大伦。父子主恩,君臣主敬”。父子是家的一面,君臣是国的一面,所以国与家是不同的,国和家不是一体的。我们知道中国人的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就是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尾形勇曾经对这一问题做过详细论证,举出西汉、东汉、三国以至唐代的例子,说明当忠孝处于矛盾境地时,忠处在优先地位。(30) 二、家天下的含义。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家天下”、“天下一家”的说法,这是否意味着古代的皇帝把天下作为自己的私产,作为自己的家产,家国就一体了呢?我们就从家天下说起。一般认为家天下之说,都引《礼记·礼运》篇,说尧舜禹禅让是天下为公,到夏商周三代,“大道既隐,天下为家”,领导者的职位是父子继承,就是家天下,只能算是小康之世,够不上大同。所以这里的公天下与家天下是帝位的继承问题。《礼记》是汉代人传习儒家所记言论,不能当作上古认识之证明。我们还是从秦汉时代讲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有关于家天下的言论。始皇帝二十八年,封泰山、禅梁父,刻石曰,“初并天下”,“既平天下”;同年,琅琊刻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31)峄山刻石文“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32)秦始皇的家天下是什么意思,刘向《说苑·至公》篇讲过一个故事,说秦始皇也曾经想把天下不传给儿子,而是禅让给别人,因为他要效法五帝,五帝高过三代的君主,这就是所谓的“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当然这大概只是一个故事,不是信史。但是也反映直到汉代还有公天下的强烈思想。至于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肯定是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来的。我已经解释过,这里说的是统治权,而不是所有权,不能说古代皇帝对全国的土地有所有权。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是通过征服而成,但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之成立理论上认为靠的是天命,而不是征服。后来的很多皇帝也是马上得天下,但是征服在中国没有带来罗马那样的奴隶制,也不能使皇帝认为自己的统治是依靠武力,而是天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