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王希恩:再倡“多元一体主义”(4)


    三、“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
    多元文化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它在强调“多元”的同时没有给予“一体”应有的位置,强调差异性的同时忽略了普遍性和同一性的存在。多元文化主义属于所谓的“后现代”思潮,其特点是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彰显差别和异质性。它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多元”或“多样性”的强调,反对普遍主义之下对于异质文化及其群体价值的否定和正当权利的剥夺。(13)因此这种多元化或多样性主张在伸张正义的同时也和文化保守主义、“新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始终处理不好尊重多元文化、保障族裔利益与维护国民统一性的关系。如果说,当外来人口较少,异族文化处于明显弱势,不足以动摇原有社会秩序和主流文化地位的话,多一点或仅仅对于“多元”的强调并无大碍。但随着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异族人口及其文化严重冲撞了原有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时候,仅仅强调“多元”就明显不够甚至会起不良作用了。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它只讲“多元”不讲“一体”,或者没有平衡好“一体”和“多元”的关系成为其政策失败的根源。近几年来欧洲移民问题的加剧和由此带来的理论反思越来越倾向于这种认识, 多元一体主义则是多元与一体的统一论者。它的 “多元”涵义体现的是对事物差异性的承认,“一体”则是对普遍性和同一性的肯定。事物总是有差异也有同一,有多元也有一体。人们在推崇多样性的同时,不能丢弃同一性,在尊重文明或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不能忘记人类的共有文明或共性利益。不但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自然结果。”(14)这种格局和由此对于多元和一体的定位不可偏移、不可动摇。
    近年来,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这对正确处理多元一体的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要解决好认同问题。事实证明,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文化认同问题解决好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正确的中华文化认同应该兼顾三个层次:一是尊重56个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每一个民族都有表现自己特性的文化、利益和感情,不让这种认同存在是不现实的。二是提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认同”一词不仅是指自我归属的一种感受,也包含着肯定、认可的意涵。因此,提倡中华文化认同也当然地包含着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现实中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有乐观的一面:经过多年的政策教育,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已在社会公众中得到普及。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对不同民族的异地风情、异样文化报以掌声,在危难时刻会义无反顾伸出援手,充分展现各民族之间的同胞之情。但在具体交往过程中,文化隔阂、利益隔阂和情感隔阂又会不时出现,伤害民族关系的矛盾纠纷也在频频发生。所以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仍是一个急需得到加强的领域。三是强调对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同。“中华民族”既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又是有着同一性的一个整体,而体现这种同一性的最鲜明特征就是广泛存在的共性文化。如渗透于各民族社会的儒学理论、天下归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忠孝节义的社会伦理、多族同一的风俗习惯,以及当今通用的语言文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等。忽视这种同一性和一体性,不符合实际;不认同这种一体性和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便无从谈起。
    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不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仅停留在文化认同是不够的,各民族共有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也必须得到应有的强调。近代以来,在与外国列强的抗争中,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民族”范畴,而是形成了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和情感联系于一身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民族之间也许文化差异较为明显,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可能存在障碍,但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各民族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离开谁的关系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在当代世界的大格局中,中华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利益攸关、命运攸关。这是我们建立中华民族认同的优势和特点,更容易也更应该被明晰化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