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程浩芯]村落变迁中的运河记忆——北京通州新建村调查笔记


     ·《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共同的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北京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如何?2018年7月,我们走进通州,开展对北运河民俗文化的调查,通州北关最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运河与村落历史
    元明以后,依靠繁荣的漕运,通州确立了“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的重要地位。明嘉靖年间,北运河北端码头由张家湾迁至通州北关,运船可直抵北关的石坝码头。自此,北关承担着漕船装卸、货物储存、物资转运、商贸交流等多重功能,“帆樯蔽云日,车马隘康庄。渠转江南粟,市藏天下商”———这里沟通着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也连接着首都与地方、皇家与天下,忙碌的北关码头正是当时经济繁荣、海晏河清之景象的缩影。
    大运河不仅是粮路、货路,也是商路财路,还是人口流动迁徙之路、信仰与文化传播之路,当我们的目光从大历史投向小地方,运河边的盐滩、下关、姜厂、牛作坊……这些村庄的形成过程、人口来源、地理景观、聚落形态等也深受运河和漕运码头设立的影响,运河水深深滋养着其中的人们,他们在运河边的世代生活,他们对运河的情感与记忆,他们因运河而形成的独特的劳作模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为我们理解和叙述运河文化提供了一种更加鲜活有温度的视角。
    在通州永顺镇新建村中,就保留了许多这样的运河记忆。新建村过去位于通州北关河边,是一个涵盖8个自然村的行政村,2009年因拆迁,整村搬迁至通州区物资学院路。它所含自然村的形成原因及村名来历几乎都与漕运相关。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存放物资的缘故:过去货物运至北关码头需要在附近暂存,存放木材的地方叫皇木厂,围养牲畜的地方叫马厂,转运食盐的地方就叫盐滩,等等;漕船往来及相关经济活动还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迁徙,据村民讲述,他们许多人的祖籍是山东、天津等地,有的以跑船为生,到达通州后就在此定居。一个自然村名为“牛作坊”,就是因为南北商贸交流使北关附近聚集了大量回民,他们以屠宰经营牛羊肉为生,日久聚居成村,村落即以生计为名。
    人口流动还带来文化交流,催生出会馆、庙宇等新的文化空间。回民兴建的清真寺、因水运而兴盛的天后宫、江西人修建的万寿宫等,构成北关地区多元互映、和谐共处的信仰图景,反映出运河影响下通州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