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后搜寻飞行员王伟纪实(2)


     4月1日,南海舰队编队正在某海域进行训练,接到上级命令后,由南海舰队副司令安文庭亲自率领,一艘艘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导护艇组成的编队犁开了辽阔无垠的大海,火速赶往出事海域,加入到搜寻的序列。他们用雷达、用声纳、用望远镜、用肉眼等一切能够用上的手段,在海面上一寸一寸地搜寻。有的舰艇为了能够及进辨别海上目标,还增设了搜
     索了望哨。晚上,他们舰艇上所有灯光都打开,对每一处可能漂浮着跳伞飞行员王伟的海面进行扫描、照射,全力进行搜寻,生怕漏掉那怕一丁点可疑的地方。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担负搜寻任务的南海舰队某护卫舰,舰舷两侧、舰尾甲板和指挥台上站满了睁大双眼的官兵,舰长赵晓刚对全舰各战斗岗位实行了优化配置,尽可能多挤出一个人参加搜寻观察,他说:“多一个就多一双眼睛,多一线发现王伟的希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官兵,接连几天都在扩大搜寻。飞行员出身的舰长李晓岩,心情更加急切,亲自带领观察了望哨,站在视野开阔的后甲板上,不惧烈日晒,不怕海风吹。一天又一天地搜寻观察,李晓岩时刻盼望着海面上能出现他所熟悉的飞行员头盔,他会亲自放下舷梯,将战友救上军舰。
     为克服夜晚能见度低、容易忽略目标的问题,操舵手伍卫国全神贯注,双手把舵,依口令在搜索海域作往返航线间隔仅有30米的“耕地式”航行。
     连日来,水兵江卫国常常在舰舷旁一站就是一整夜,他说:“我真恨不得自己多长一双眼睛。”有时他禁不住对着浩瀚的大海大声呼喊着王伟的名字而热泪长流。
     白天,水兵们顶着炎炎烈日,站在炙热的甲板上搜寻海面;晚上,轮班休息的官兵仍不愿不岗,在上下起伏、左右摇晃的甲板上一站又是一个通宵。4日晚,机器出现了故障,代理机电长陈福带领机电班的水兵连夜抢修排障,从晚上11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5点。处理完故障后,他们顾不得休息,急忙爬上甲板又加入紧张的搜寻之中。
     随着作战室桌子上的台历一张张翻过,水兵们的心里越来越沉重。他们期盼着奇迹的发生,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眼发现奇迹--飞行员王伟生还。
     国家有关部门和海南、广东两省政府和人民积极出动力量,加入这次凝聚军心、民心、爱心的海上大搜寻;广西及港澳台同胞也自发地加入到搜寻行列中。
     在国家海上搜寻中心,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亲自坐阵,指挥富有海上搜救经验的3艘救捞船在重点海域日夜搜寻。广州救捞局在事发当日派出“穗救202”外,又于4月4日晚派出设备最先进的“德跃”号。4月8日,交通部电令“嘉山关”、“开拓9”号、“进取3”号、“明泽”号等艘船只集结到出事海域,全力以赴投入搜救。
     4月5日,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搜寻我跳伞飞行员王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广大渔民,要不计个人得失、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投入到搜救行动之中。4月6日,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在看望飞行员王伟家属后亲自来到一线对搜寻工作进行布署。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天才动员260名渔民放下捕捞和养殖作业,驾船赶往出事海域,他们有的是从未出过远海的。为了搜寻王伟,他们不辞辛苦寻找,许多渔民连续十多天吃住在船上。
     老渔民郑荣琼接到搜救通知时,正满载着捕捞到的5吨多活蹦乱跳的鱼虾回港,船员问能不能先回港把鱼虾卸了再去,老郑果断地说:“飞行员为保卫国家而落水,为救他,别说5吨鱼虾,就是再多的鱼虾丢了也不可惜。”为了搜救王伟,他的船每天要花费400多元,老郑说:“王伟是人民英雄,我的钱花得值。”
     出事的当天晚上,香港渔民何志明的“珠湾3933”号渔船正停靠在三亚港,当他得知王伟下落不明的消息后,立即连夜开船赶往出事海域,并在海上用对讲机与其他港澳渔船取得联系,通告消息,近百艘港澳渔船也立即加入了搜救行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飞行员王伟的命运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何志明的话语道出了港澳同胞的心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