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后搜寻飞行员王伟纪实(5)


     “能行?”
     “行!”负责机务的同志坚定地说。
     特殊时期特殊的工作方式,机务人员挑灯夜战,把几天的活一个晚上突击出来了。张建军不放心,一直盯到凌晨1点多钟,才回来眯了一会。
     6时30分,张建军驾驶的7037号运输机准时起飞了。
     轰炸机起飞了。
     直升机起飞了。
     在不同的高度层实行拉网式来回搜寻。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老天仿佛专门爱与人作对。四月的南中国海正是季风气节,平均风力5至6级,浪高3米左右,风向、海潮、海流变化较大,海上漂浮物有的呈“S”型,有的呈“Z”型等多种运行形式浮动,有时一天可漂浮几十甚至上百海里,毫无规律可循,搜寻方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烈日炎炎,海上气温高达30余度,机舱内更是酷热灼人,参加搜寻的同志个个汗流浃背。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闪闪,亮得刺眼,只要看上一会儿,就会眼生痛、头发晕,许多同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署现象。可这些都不能动摇战友们寻找王伟的意志和决心,因为他们知道,王伟在期盼他们,祖国在期望着他们,全国人民在期待着他们。
     “同志们,飞机已进入5号搜寻海区,请大家集中精神,瞪大眼睛,王伟找到找不到全靠你们了。”张建军这充满焦虑和期望的声音撞进了每个乘机参加搜寻人员的耳膜……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参加搜寻的飞机越来越多,搜寻的范围越来越广,搜寻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连续十余天,参加搜寻的机组基本上一天三顿饭吃在外场,困了,累了,就利用加油和检查飞机的间隙在机翼下躺一会儿。但只要飞机一起飞,战友们就忘记了累,忘记了饿,忘记了热,抖擞精神,瞪大眼睛,仔细搜寻海面上一个个漂浮的物体,期待着出现奇迹。他们发现了渔民丢弃的救生圈、遮阳伞、木板、油桶、三合板等物体。可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盘旋下降,失望而回。
     4月9日下午,在300米高度搜寻的运输机在海面上又发现了一个目标。
     人们的脸上又出现了惊喜。
     “方位××”,指挥所命令直升机起飞。
     直升机团团长王绍军向飞机跑去时,似乎比哪一次都有劲。
     政委郭俊山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往飞机旁跑,直到王绍军登上飞机,发动引擎,他才意识到自己失了态,往后退了几步,把满怀期望的目光投在战友的脸上,从心里念叨,但愿这次是真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