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理论 >

互联网、快速交通与人类学研究转变(2)


    二、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田野调查
    关于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我们强调田野调查,其实人类学是人文主义跟实证主义两者兼顾的学科。一方面要有人文的关怀,强调人文的解释,像我们所说的“文化相对论”,这些其实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文主义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也要强调实证,要有实证的材料,要用经验材料去证明。
    2.田野调查点——聚落(社区)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强调要对一个聚落或者一个社区作研究。实际上社区是有边界的,它可能有行政的边界、人群的边界、文化的边界或者自然的边界等等。我们是要在一个有边界的地方去作田野调查,这是我们人类学的一套基本方法。
    3.民族志写作
    同时我们还有一套民族志写作的方式,这对于人类学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通过田野调查,让自己跟田野中的他者成为熟人,双方在一个熟人社会中相互了解。我们对研究对象充分了解,研究对象也对研究者有了充分了解,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的信任,在这样一种基础上我们去从事调查和写作。
    4.解释框架
    我们当然也建立起一套解释框架,无论是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还是结构论,无论是从象征符号到空间的认知等等。虽然每个时代流行的解释框架不太一样,但人类学始终致力于解释框架的生产。最近一些年比较流行空间理论,我的很多博士、硕士其实对“空间”这个概念还没怎么搞清楚,却已经开始把论文写出来了,其实我想很多高校都有这个情况。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时髦的理论,我们曾经有结构主义时代,我们曾经也有象征主义的时代。大家知道中国也流行过功能主义,它对中国影响也很大,就是因为费孝通先生一直认为他自己本质上是一个功能主义者。功能主义者,最重要的就是强调需要、需求与满足,这其实跟现在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还是相符合的。所以功能主义也是很多人愿意用的,特别是我们政府也愿意用这一套东西,来介入我们做的政策、做的项目及行动。
    5.基本概念
    实际上我们也创立了一系列的基本概念,一个学科能否在这么大的学科群里面生成,就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特定的概念。所以人类学在过去那么长的时间之内,还是创造了很多东西,至少是被其他学科接受了很多的概念。像“文化与社会变迁”“非农亲属”“仪式”“生计方式”“政治负责制”等等这些概念,都是人类学非常重要而基本的概念。现在大家都在讲,中国那么多做学问的人,怎么没有一个提出来很重要的概念被世界的学术界来讨论和接受?现在我们都是跟着其他国家的学者,他们提出什么概念,我们再来讨论什么概念,我们自身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贡献。最近我本人领衔编写了“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人类学概论》[2],评审专家老是强调要找中国的例子,要找中国的学者来做例子,我们找来找去,结果发现比较好找的还是费孝通先生①。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很多概念,大家都比较熟悉,如“差序格局”②,它确实对中国社会很有解释力。而且他提出所谓的“熟悉社会”③,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熟人社会”,费老自己的文章里面就是讲的“熟悉社会”。他就说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大家相互之间非常地熟悉,邻里之间非常地熟悉,我们在一个社区里面一起居住。在一个熟人社会里最大的好处,就是信任的成本很低,大家相互都是用血缘、地缘或者亲属关系联系起来的,按照费老的观点,就是用一个家就把它全部联系起来,用本家人这个“家”字就全部概括了。所以费老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都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包括“民族走廊”④的概念,现在被我们最高领导接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⑤的概念等等。所以这位老人的智慧了不起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1988年他在香港举行泰勒讲座的时候提出来的,这样一个概念经过了30年的考验,国内外没有太多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并且这个概念被我们的党中央接受,作为指导性的概念,这其实是不简单的。
    ①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师承功能主义学派的大师马林洛夫斯基,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曾任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② “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这种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③熟人社会,通俗地讲就是“小圈子”社会,是20世纪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
    ④“民族走廊”,顾名思义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若干民族(或族群)沿着一定的地理环境频繁迁徙往来和活动的一个带状地带或通道。费孝通先生在1978、1981和1982年有关民族问题的三次发言中逐步提出和完善“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岭南走廊”等民族走廊的概念。费老当时提出“民族走廊”这个民族学概念,是因为我国的民族学研究尚未完全打破省区界限,限于单一族别的研究,缺乏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概念。他提出要按照“历史形成的民族区域”进行整体研究。
    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概念是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首次提出的,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些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