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个人、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方法的探索与尝试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04 《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 赵旭东 参加讨论
摘要: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得重新返回到人的问题上来理解,人是在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构中完成其波动性的生命历程的。对人而言是波动性的存在,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结构化,而对文化而言则是一种重构性。人类学需要一种田野八式的扎实田野,同时也需要线索民族志的问题解决,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微信民族志的新文化书写。中国人类学家在这方面必然大有可为。 关键词:个人;社会;文化;田野民族志;人的波动性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乡愁中国的文化转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2)。 毋庸置疑,人类学关心人的问题,特别是跟人相关联的社会与文化问题。因此,如果要讨论有关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方法,首先要问的问题就是人是什么?接下来再问社会是什么?最后去问人和社会这两项具备了之后,何以还要有一种文化的存在?而当这三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问完了,还要继续去追问,如何理解作为人类独特属性的人和社会的文化存在?而这些问题又如何要跟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的方法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不能分裂开来看?也就是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化学家曾经问过的问题,如何转手到了注重实地调查的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家的手中。当然,最后我们必然就会回归到这个学科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去,那就是什么才是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方法?它的目的究竟是在哪里?或许,这些问题解决了,人类学对人探索的艰难旅行也就可以先暂时划上一个句号了。 人的波动性 要想理解人,首先就要将人放置在一个时间轴不断延展开来的生命历程之中。人的界定首先不是他有怎样的属性和特质,而是他活在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由他自己可以觉知的生命过程的伸缩之中。而作为个体属性的人,他绝非孤立的人,无论如何,实验室里被测量的人已经不再是真实存在的人,如果你愿意去界定,那只能是实验室中之人。但真实世界中的人,他根本就是一个在某种或多种社会与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我们在真实生活空间的田野之中理解人,在我看来,人还是处在了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交互作用之中,随着年龄的成长而不断发生改变和波动之人,所谓的人生历程,也就是不断可以从其回忆之中映射出某一个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交互作用的波动之人,人因此也就仿佛是一种波浪般的沉浮涌动的存在。 因此,有一点最为明确,那就是人是处在社会与文化之间,或者说为社会与文化所包裹着的。如此便可以将个人看成是处在文化与社会之间的起到勾连作用的中介,这显然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行动者而言的,每一个人都在这社会与文化的网络之中起着一种沟通连接的作用。 除此之外,人还是一种灵性的存在。一个人,如果他的智力是正常的,便会有评判、有思想以及有认知,同时还会有情绪、情感和体验的表达,进而还会有面对社会中的他人而言的在这种表达上的一种真实与否的问题。人的表达在面对社会与文化语境之时,当然可以是真实的,自然也可以是虚假的。在田野之中的人类学家很难对这种真与假做出根本性的裁决,但人类学家绝不会对其中的某些材料因为是真实的就加以保留,而认为是虚假的就加以删除。人类学家不做这种选择性的工作,他会将这些都看成是他要去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最为基础的材料,以了解这些内容背后更为真实的意义所在。 人的问题在此一向度上,也就是在真实的生活空间之中,就变成是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人作为智人,可以基于一种理智的算计而将周遭的一切事物都纳入自己的思考范围之中,形成一种不可捉摸的复杂性。除此之外,人还有独自属于人的知、情、意。知便是认知,隐含着一种创造性和不确定性;情是自我的表达,是行为改变的基础;意则是一种保持持久的行为能力,因而含有道德感和意志力。在此我们确实可以用康德的墓志铭来体现这种人的观念的复杂性:“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知、情、意这三者既属于个体属性的,也是社会与文化属性的,同时还是历史信息的凝缩。因此要想用单一一种模式去解释极为多样复杂和不确定的人及其知、情、意方面的功能表达,多多少少都会是一种以偏概全,无法对人的整体形貌给出一种较为完整的理解。而要真正实现一种对人的完整理解,将人们基于各种的理由做了一种处理,或者伪装起来的人不断重新放回到其社会与文化的场景之中去,而这种场景往往就是历史脉络下的而非纯粹是当下的脉络,由此人的完整性才会渐渐凸显出来,才有了人类学家所说的民族志文化书写之中的人的存在。 我们很多时候自己就是人类的一部分,但却忘掉了人类,忘掉了自己所属群体的独特本真。显然,人类学这门学科就是为着这种遗忘的恢复而逐渐地自觉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学自身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能够找寻到被现代人所丢弃掉的那部分本真。曾经被极端单一地去看人的发展的进化论所刻意排到进化阶梯最末端的原始部落生活,要知道他们跟我们却是一样生活在这同一个地球之上的,也一样是古往今来的产物,绝不是我们发展了而他们没有发展的进化论,而是我们实际上忘记了人的生活所本该有的样态,我们抽身而去,忘记了自我本该有的存在,又因为现代性排斥性的不宽容,结果连自己的旧家也被彻底摧毁了。我们所说的文化遗产,对于过着他们自己生活的原始人而言是极端陌生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先以及他们的文化,因此也就无需去编出故事来告诉现代人,我们曾经失去的变成是我们的所谓文化遗产,但人类学家的田野却一直在提醒我们,这种遗产的概念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因为那些文化还一直活在人类学家所研究的那些社会之中,只不过形式上有所改变而已。 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命定的是要去解决人的问题的,曾经的哲学与思想史的问题留给了人类学家去解决,它不是用抽象的思维以及逻辑推理的模式去解决,而是在最微不足道的,甚至都拿不上台面的小事物之中,从具体的观察之中获得一种对人的理解。这样的认识论就使得对人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当然也是丰富和立体的。单一性的人往往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但多样的人则是可以为人的行动提供一种多样性的选择,谁都是“人”,谁又不都是“人”。前一个“人”字意味着多样性存在的人,后一个“人”字则是将人画地为牢,只有一种人的标准,别无其他的选择和出路。想一想过去基于进化论和浪漫主义的现代性追求所塑造出来的人,我们便可以清楚地明白,今天之人在很多的方面都已经是走投无路,只能回返到根源初始那里去了。曾经的到那里去的“乌托邦”(Utopia)的信仰,经过了自摩尔(Thomas More)之后500年,已经转换成为了向后退缩的“逆托邦”(retrotopia)了人们用一种近乎逃避的方式来逃避对于人的单向度的界定,马尔库塞对现代人的观察,今天依旧没有过时,甚至越来越贴近真实了。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向社会学家涂尔干的集体观念说“不”,因为这种观念一再地抹杀了人的独自一人的个体存在,而且无形之中,对于超越于个体之上的集体心智的过度强调,也让一个个的个人失去了其鲜活的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如果在一种具体性的真实世界之中,我们却不会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作为集体而存在的大片的森林,所能够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更多是作为个体人的一棵棵的树木、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更为重要的是有表达自身的人所独有的智慧在其中。 但即便是有了这样一种对人的认识,我们也同样需要抛弃实验心理学在实验室中所人为设计的那种刺激—反应模式的人观模式,由最初将狗的唾液腺分泌和铃声的关系来推论后来人的复杂性的思维和思想,很显然都是看低了人,并且是看错了人。人很显然不是一种观念纯粹的动物,尽管从根本上他有着一种动物性,人而羊身的古希腊悲剧一再重复着这种人自身所携带动物性和人性之间的张力、并激发了尼采对于人的超越性的无边想象。 对人自身而言,从一种动物性到文化性,人选择了文化,并借由社会的实践而丰满了文化的内涵,人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活在了文化之中,同时也为文化所修饰和调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