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木鼓舞历史悠久,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其舞风古朴粗犷,刚健豪爽,热情奔放,韧性悠长。形成这种舞蹈风格与佤族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 第一,它与佤族独特的习俗和历史...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一般说来,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
佤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为佤族春节,农历八月十四至十七日为新米节。初—一般都不到别寨走访亲友,也不能接待客人,不能杀鸡杀猪剽牛,不请客送礼。到了初二以后,就相互...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 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和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
佤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在他们的礼尚往来、饮食习俗、禁忌习俗中都有诸多的体现。佤族爱喝酒。过去佤族喝的酒主要是自制的水酒,现在不仅喝水酒,也喝烧酒、米...
短笛 短笛,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
佤族过去是无文字的民族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佤族人民相互间的通讯往来,靠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迎风冒雨传递,而且是以原始通讯方式进行的。如有事情与其他村寨进行联系洽谈...
佤族聚居的澜沧江边、怒山山脉的南段地带,山峦叠嶂,被称为阿佤山区。这里在北回归线之内,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佤族先民600多年前就迁徙、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 佤族的...
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教师张晓玲带着12名学员早早来到佤族木...
虎、豹佤语通称“西外”。佤族认为虎豹是兽中之王,是天神的使者。猎获麂子马鹿不算有本事,打到虎豹才算是好猎手,是真正的英雄,打到虎豹才能唱猎歌。 猎获虎豹后,猎人一面...
木鼓产生的传说 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
德昂族创造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和艺术。流传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史诗、故事、诗歌、寓言、笑话和谚语,就其内容而言,大多是表现爱情和对自己家乡热爱与赞美,以及对...
佤族祭祀——做鬼,是佤族人的重要宗教活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鬼神众多,几乎到了无物不有鬼神的地步,有各种树鬼、火鬼、水鬼、谷子鬼、山鬼等等。 在诸鬼神中,他们最崇拜...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
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 喝浓茶 喝浓茶是...
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各种民族器光中,木鼓是佤族独有的稀有鼓种。西盟过去的佤族村寨里置有一对木鼓,有的村寨一个村寨中聚居着几个族姓,就建有几个木鼓房。因此,...
佤族妇女的耳环非常奇特,大得出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 富岩佤族妇女的耳环,以纯银打制而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有的似缩小了的象脚木鼓,直径3至4厘米,长6至7厘米,中间...
“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收获。 叫谷魂一般在每年谷物快要成熟时进行,由村中一户比较富足且有一定声...
佤族盛行父子连名制。佤族人的名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排行,第二部分是本名。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人的真名或者全名。男子的排行是长子叫艾,次子叫尼,三子叫桑,四子叫赛……...
在远古时代,佤族人民只靠打猎和采撷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庄稼,于是吩咐部下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