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组织、指导下,中国边疆研究取得的成就是真正的辉煌,为学界、政界所一致公认。单就基本建设来说,已出了多种资料,为今后...
明清时期,国家以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机制,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在于:面向社会的绝大多数男人,无论贫富老少。国家出台...
近20年来,学术界对明清时期所谓“奢靡”问题的研究相当突出,除了传统的经济思想史继续探讨或时有涉及外,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领域对此也予以研究。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前后,清朝统一天山南北,新疆沿边的哈萨克、布鲁特以及中亚的浩罕、巴达克山、布哈尔、爱乌罕等部相继表示归附。清朝视其为“外藩”。清朝对这些外藩事...
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船坚炮利,清军中也开始逐步装备新式的洋枪洋炮。19世纪70年代以后,输入的洋枪洋炮中后装单发枪种类较多。主要有英国的亨利·马梯尼、美国的林明敦、法...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芦沟桥事变”,9至10月间,先后在张家口、大同、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分别成立察南(辖原察哈尔省南部l0县)、晋北(辖原山西省北部13县)、蒙古联盟(辖乌...
伪蒙疆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建立和扶持的又一个傀儡政权。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芦沟桥事变”,9至1 0月间,先后在张家口,大同、归绥(今呼和浩特)分别成立察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边疆史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点的边疆史地研究在继承历史、边政、舆地、方志、游记等传统的同时,开始吸收和借鉴民族学、宗教学、...
徽州现存文书档案中保存有大量的有关宗族族会的会社文书,以笔者所目及,大体上有祭社、爆竹会、人力车会、佛事会等文书,由于其中有不少文书是关于会社产业的处置文书,从其...
广义的中西交流史包括很多内容,例如文化交往史、侧重经济方面的贸易关系史、强调政治的外交史等等。这些研究领域曾经是海外清史研究的重点,直到20世纪70年代,海外出版的清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边警频仍,外患日重,俄国侵轶于北方,日本窥伺于东海,英吉利由印缅而规滇藏,法兰西经越南而谋滇粤。边疆学、外交学成为经世学,成为许多忧时爱国之士着...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就有一些居民移居近海海岛,海岛的开发初现端倪。但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海洋和海岛的认识只能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不可...
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保证国家司法权统一的前提下,清朝因地制宜、因俗制宜、因时 制宜地制定了蒙古地区的司法制度。 1.理藩院是管理蒙古地区的中央官署,是与六部地位同等的...
呈献给读者的本卷,是《19世纪俄中关系》系列文件集中的头一部。它围绕同一主题,按历史顺序,构成系列中前已出版其他各卷的继续[1]。本卷内容涉及1803~1806年间Ю.А.戈洛夫金使团...
清代有一批女子,丈夫死了,便自尽追随于地下,或誓死守寡,在艰难困苦中上侍公婆,下抚孤儿;还有妇女遇暴,宁死抗争,不失节操;有的未嫁而未婚夫亡故,不再改聘,甚而自杀...
2001年6月4日至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吉林省委员会联合主持的“东北疆域历史与现状研究工作座谈会”在长春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吉林省委,中共辽宁、黑龙...
编者按:张诚(Gerbillon,Jean Francois,公元1654-1707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字实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赴华,次年初到达北京,康熙录用其为宫廷数学教师,二十...
回顾学界关于明清时期国家与乡村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由自上而下的“控制论”,到自下而上的“自治论”的转变。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反思这种“不是国家力图控制地方,就是地方试...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以后由于中国疆域的逐步拓展,边疆的概念才逐渐明确,至...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没有多少年,就踏上侵略中国的道路。1874年举兵侵台,为其发端。应该说,在这一侵略事件中,日本并没有完全达到其侵略目的。其重要原因,是沈葆桢在这场反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