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尤其是道咸以降直至近代以来,外患纷纭,国土日蹙,边疆地区成为与中华民族兴亡安危休戚相关的焦点。其中,西北边疆地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民族成分的复杂性,...
清代西北舆地学,是十八世纪期间,研究新疆地理的一个学派,随着国内政治形势和学术导向的发展,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到青海、西藏和蒙古,最后与蒙元史研究合流,蒙元史研究成...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清前期,疆域基本上固定下来,东到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领海,西到葱岭,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在广袤的疆域内,既有中原内地,也...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甘肃元顿教首王伏林自称弥勒佛转世,倡言天下末劫,欲借召开龙华大会之机,取河州占省城,后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失败。此案是有清一代西北地区由秘...
一个自成体系且有漫长传统的民间社会必有其意识形态结构。参与构筑这一结构的历代精英们,通过对现状与历史所作的一系列解释,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约定,以此维护稳定,防止分...
在中国历史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约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不绝于史,从先秦的北狄、秦汉的匈奴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五胡”,隋唐时北方屡有边患,到了北方的辽金...
虽然中国在欧洲扩张的最初几个世纪强大得足以在与世隔绝的政策下怀着蔑视外部世界的态度生存下来,到18世纪后期,这些政策失去了效能和变得危险了。不仅欧洲人已经比对外扩展...
清朝政府为了防御外国势力的入侵,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在边境地带采取了各种边防措施,其中,卡伦弁兵的巡逻、巡查卡伦、察边等三种措施(本文统称三种“巡视”)是清代边...
在俄中关系史的漫长岁月中,俄国向中国派遣众多使团,谈成许许多多事情,但是十九世纪初叶嘉庆十年时,俄国向中国派遣一个重要而又庞大的使团,却未能到达北京,谈成任何事情...
清代是西北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基础指导下,尤其是不同阶段管理层所采取的具有传统延续性的移民垦殖、兴修水利等政策及实施,使这一地区的农...
1991 年 1、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吕一燃主编《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 3、马大正主编《清代新疆开发研...
明代北京的营建项目,有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王府、官衙、仓庾、寺观、桥梁等多种,其中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等工程,规模都很浩大。经过修缮或重建,这些...
“卡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设置,是设在关隘、要塞等处,以执行各种巡查、稽查或监督、检查、传递、征收等种种任务为目的派兵驻守的据点。何秋涛说:“更番候望之所曰台,国语...
政策是国家等行为主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边疆民族的格局不同、族际关系性质不同、政策制定者的利益集团不同...
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三十年代,苏联的档案本来是比较开放的。当年,为了揭露沙俄的秘密外交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苏联的历史学家和档案工作者曾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档案汇编,如:《...
中国着手编练完全采用近代武器装备的军队和有别于传统社会“捕快”(指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的警察队伍,始于百余年前的清末新政期间。 一 清前期,八旗、绿营是军队的主...
当代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在所著《作为隐喻的疾病》Illness as Metaphor一文中曾精辟指出,围绕癌症等特定恶疾所滋生的一系列社会想像不仅为患者增添...
一 毋庸赘言,如何防止杀伤人命是管制精神病人的首要环节。清朝初年,由于军国事务繁忙,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当局足够的重视;直到清王朝统治巩固之后,因疯人滋事案件时有发生,...
从清初至18世纪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的一百年间,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既有清王朝,也有边疆民族政权,多种政权和多种制度并存,相互之间既有吸收、融合又有排斥和对抗,除了...
百年来的新疆建省后历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20世纪初到1949年,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世纪末。同时,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出现了分散化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