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创建于1997年的《世界...
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所包含的符号、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要素在国际国内所产生的影响力、吸引力。话语权的核心是权力关系,具体表现为设置话语议题、赋予话语意义、制定相...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爆发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
受访者简介 马敏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有《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
甲骨新綴第768-775例 政大中文系 林宏明 第七六八例 A:乙5475+乙補4617 B:乙5063 C:乙補5361 說明:A的綴合參見筆者第765例,綴合後可知這是另一塊左背甲的改製背甲。 第七六九例 A:合...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爆发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
【党史钩沉】 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所包含的符号、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要素在国际国内所产生的影响力、吸引力。话语权的核心是权力关系,具体表现为设置话语议题、赋予话语...
古语有云,“百礼之会,非酒不行”。与此相同,民间有另一种说法:“无酒不成席。”亲朋相聚,逢年过节,社交应酬,免不了吃饭喝酒。然而,“非礼勿动”,喝酒也要讲礼,杯要...
古代的等级制度仿佛距今很遥远,有些人会认为那是电视上说书唱戏的玩意儿,但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会告诉你,其实这些离我们很近,甚至深深影响现代社会。三好生、优秀...
【编者按】发表于《史学月刊》2013年第9期。文中粗体部分为发表时删除或改动的内容。特此标示,以供比读。 【摘要】良吏、酷吏和循吏可谓官僚制中的三足鼎立,或“三吏分治”。...
【编者按】此为作者原稿。发表于《学术月刊》2008年第10、11期。刊时题目为《隐情与玄机:司马迁之狱的背后》,遣词造句多有改动,部分语意发生变化。这里将删改的词句粗体标出...
内容提要 后战国时代是官僚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谓官僚意识也就是“罪臣意识”。在皇权帝制社会,“编户齐民”造成了民众对国家的依附,“戴罪之身”造成了官僚对朝廷的依附...
清朝如何维持对广袤疆域、多元族群的有效治理,学界已有诸多不无启发的考察。回归清人的语境中,与大一统相表里的“同文”成为清代君臣描述盛治时最常使用的语汇。事实上,“...
【摘要】在实际政治事务中,合理性思维是更为切实有用的观念。它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加务实,而少唱高调。一种巨大的制度惯性和一种长久的观念定势,使得合理性思维...
后战国自然合理性观念研究 [①] 【提要】所谓“自然合理性”,主要就是“天时”。所谓“天时”,就是一个时间秩序问题。所谓时间秩序,就是用时间来控制和安排政治事务的制度。...
摘要:所谓天高皇帝近之近,并不是近于官,而是近于民。秦汉皇权秩序的扩展便沿着皇帝和民众相结合这条基线进行。它通常表现为皇帝和民众结合而成的开放性的皇权秩序建构。皇...
【摘要】在中国,神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神圣性。相反,倒是圣人和圣王具有真正的神圣性。中国思想史上的神圣性本质上只是一种政治神圣性。政治神圣性是人们对一个政权或一种统...
内容提要 王莽新朝是中国皇权体制中实现的第一次不流血的和平权力转移。人们从不追究打下来的天下是否合法,相反倒是对依照某种程序得到的权力却百般挑剔。王莽革命表明,即便...
【摘要】如果说西方是自然法,中国就是“王道-王法”。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合法性观念是一种内涵模糊、边缘不定、作用有限的思想意识,它既不是一种有体系的理论,也不是一种...
【摘要】“真实”与“客观”是一种广义的制度共识,即政体形式和法律程序所共有的一种普遍价值理念。通过中西比较,大体可以勘定“真实性”概念在不同的文明社会和文化传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