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美洲最早人类文化的技术构成及其与旧大陆的关系 (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陈宥成 袁广阔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7年第1期)...
全文阅读 考古学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军事遗存 (作者:赵丛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 张朝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刊于:《文物》2016年第2期)...
全文阅读 钟离国相关问题试析 (作者:林森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5期)...
全文阅读 东南亚和平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周玉瑞 李英华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1期)...
全文阅读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 (作者:林梅村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2期)...
全文阅读 北方地区汉墓格局演变与汉代 边疆政策的关系 ( 作者单位:蒋璐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原文刊于:《华夏考古》 2015 年第3 期 )...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都会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开通了中国王朝与西方交流的官方通道。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生活在古代中原...
全文阅读 新疆与中亚承兽青铜祭盘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意涵从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考古发现圣火坛中卵石数目谈起 (本文由作者提供。作者:巫新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地区和蒙古草原等地考古发现的几种类型的鹿雕像岩画、鹿石、金属雕像等,论述了各种鹿像的表现形式、图像特征和文化意义,以及岩画与鹿...
全文阅读 安阳王古道村周代贵族墓四题 (作者:井中伟和菲菲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5期)...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出版。在该书中,他将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又称河间)及印度的丝绸贸易路线,称为Seiden St...
全文阅读 新石器时代东北亚玉玦的传播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地区鬼门洞遗址个案分析谈起 (作者:邓聪,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学思,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研究生。 原文刊于:...
全文阅读 固原史诃耽夫妻合葬墓所出宝石印章图案考 (作者:郭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5期)...
全文阅读 汉王朝与汉文化走向世界的考古学解读 (作者:白云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全文原载于《国博讲堂2013~20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全文阅读 高句丽遗迹出土青瓷器研究 (作者:王飞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7年第2期)...
全文阅读 内蒙古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蚌制品研究 (作者单位:陈全家 陈君 王春雪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平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2015 年第12期...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 发现和发掘 科潘(Copan)是玛雅文明的著名城邦,雄踞玛雅世界的东南隅,控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洪都拉斯的科潘河流域及危地马拉的牟塔瓜河(Rio Motagua)流域中...
全文阅读 龙山二里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 (作者:张弛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文物》2017年第6期)...
全文阅读 北朝粟特人大会中祆教色彩的新图像 (作者单位:葛承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原文刊于:《文物》2016年第1期)...
全文阅读 论天珠的宗教文化意涵从帕米尔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天珠谈起 (作者:巫新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文为删减版,完整文稿将刊发于《新疆艺术》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