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狮 王国良 明末清初时期,文学艺术繁荣,为瓷器装饰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匠师巧妙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移植到器物的装饰画中,而且画意清新,颇具时代特征...
图1 明崇祯 图2 明天启 图3 明天启 图4 明天启 图5 明天启 图6 明嘉靖 ■江苏南京 胡剑明 近年来,笔者收藏的明清青花瓷片中有许多“吹箫图”,其画面简洁,意境清雅。这让我想到,南京博...
■福建石狮 王国良 洒蓝釉是以钴为呈色剂,用竹管蘸蓝釉汁并将其吹于白釉器表,再经二次烧制。蓝釉没有完全覆盖全器,蓝釉下露出的点点白釉,形成蓝白相间、斑斑驳驳的色片,...
■福建石狮 王国良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有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典故。故事讲述的是:秦朝末年,刘邦被县令指派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行至芒砀...
■上海 高阿申 该罐高10.2、口径5.3×4.4、足径4.6×5.6厘米。四楞形,扁体。器壁薄,圈足底,胎骨洁白细柔。釉面泛玻璃光泽,釉层厚薄不匀,厚处青中泛绿,薄处微闪白。修胎细致,内...
■上海 高阿申 清顺治青花加官晋爵粥罐,高14.7、口径15、底径12.5厘米,敛口,溜肩,圆腹,平底露胎。颈饰间距较宽的变形仰莲瓣纹,为顺治边饰的又一种常见形式。器身人物纹的用...
图1 明嘉靖 图2 清顺治 图3 清光绪 图4 清康熙 图5 明崇祯 图6 明天顺 图7 明万历 ■江苏南京 胡剑明 本文要介绍的这组明清时期青花瓷片上画的都是“高士”。当时的工匠把笔下线条表...
图1 图2 ■福建石狮 王国良 轧道工艺,又名雕地,是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绣花针的工具拨划出精细纹饰,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该工艺...
■江苏镇江 刘丽文 清代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器型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
图1 雍正通宝实物 图2 雍正通宝宝泉局雕母 ■湖南长沙 卢伯雄 最近一位收藏古泉的新手,持一枚“雍正通宝小平”铜钱来咨询鉴定,声称这枚“雍正通宝”他在网上咨询了几家机构或公司...
图1 西汉22字“昭明”铭文镜 图2 西汉38字“清白”铭文镜 ■山东淄博 魏传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地区之一,铜镜因镜背多有精美的图案纹饰,成为古代青铜器中独成体系的精...
图1 图2 图3 ■安徽合肥 刘东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色品种,因为一些卵白釉瓷器上印有“枢府”二字,所以又被称作“枢府釉”或“枢府瓷”。本文介绍的这...
图1 图2 ■浙江金华 曹兆浦 鸡头壶,又称天鸡壶、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被执壶所代替。纵观鸡头壶从出现到消亡的...
此碗直径15.7厘米,敞口渐敛,碗腹弧圆,高足中空,至底外侈。通体罩施白釉,外壁绘饰葡萄纹,枝叶、藤蔓、果实绘饰生动而详实。青花发色淡雅柔和,为典型成化朝御窑青花瓷器所...
图1 图2 ■安徽合肥 芙蕖 青花瓷是我国“国粹”之一,那白地蓝花,简约明快,深得人们喜爱。成熟的青花瓷器肇始于元代,明清时期青花瓷大量烧制,成为瓷器的主流品种。而各个时期的青...
图1 图2 图3 ■广西桂林 蒋将 在永历通宝小平光背钱之中,有一个较为特殊之版——其宝字由“珍”组成(图1、2),而不似于其他版式的“王尔”宝(图3),在诸多永历小平光背钱中...
图1 图2 图3 图4 ■江苏 李冰莹 尹钊 金光 太阳东升西落、古人日出晚归、耕种变化、朝代纪年等都遵循时间变化。从人类早期历史记载可见,天体不断变化产生昼夜和四季;古人种植庄稼...
■江苏泰州 李晋 这件狮型器物(见图),置于桌案上,颇具装饰性和观赏性,但近距离欣赏会发现,这是一只铜薰炉——将香粉置于腹中,燃香后会有袅袅香雾从狮口中散出。品茗或...
■福建石狮 王国良 图中所示这件清中期青花人物故事图束腰瓶,曾经在中国嘉德组织的拍卖会上拍出了四万多元。该瓶高40厘米,通体绘山水人物图。画面上,远处山石高耸,植被密布...
黑釉瓷龟 白釉点黑彩瓷龟 茶叶末釉瓷龟 白地黑花点绿彩瓷龟 黄釉瓷龟 棕釉瓷龟 瓷龟背面 古瓷龟陶范 ■山东淄博 魏传来 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爬行动物,它性情温和,动作迟缓,耐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