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 刘丽文 这件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双系联珠纹瓷罐(见图),高19、口径13、底径13.5厘米;卷圆唇,短颈,溜肩,深腹,腹下渐收,平底微凹,肩贴对称的条形系。颈肩部饰一...
■河南焦作 程磊磊 净水碗,为碗的一种形式,是明代晚期至清代民间较为流行的一种器皿,因内盛圣水而名。一般是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常陈设于案桌,供奉...
■安徽合肥 吴保华 这件清代红珊瑚挂件(见图),尺寸4.5×1.8厘米,质地莹润艳丽,通体油润如玉,手感细腻,色泽纯净,包浆古穆。 挂件周身浅浮雕老者、童子、山石、树木等,老...
■安徽安庆 陈璟 南宋时期,曾经流通过一种造型独特的钱币,它轻薄如纸,折如佛经,十分小巧,这便是“金叶子”。如图所示,这片“陈二郎·铁线巷·十分金”金叶子收藏于中国钱...
■广西桂林 蒋将 贵州版永历通宝钱,主要有永历通宝背“壹分”、“五厘”(见图1、2,这两组拓片均出自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编《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元明清钱币》)等品种。目...
■江苏 尹钊 郑家钰 金光 盛唐以后,中国铜镜再也未能回到它的黄金时代,从铸造工艺而言,唐末五代以后的镜子的的确确开始走下坡路。铜镜衰落的原因很多,唐灭亡后,进入了五代...
■浙江杭州 李熊熊 清代雍正时期,民窑瓷器上出现了一种类似“太阳”的纹样(图1、图2),值得关注。这种纹样以中心一个圆球表示太阳,圆球周围放射状线条象征阳光和热能的发散...
■浙江金华 曹兆燎 清代对《周易》的研究、注释是历史上三个高峰之一,另外两时期分别为汉代和宋代。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出版业的发达,清代学者对“汉易”多有辑录,注家蜂起...
■江苏 李智 朱育林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在瓜洲古镇的一座清幽恬静的小院内,穿过长长的碑廊,一块镶嵌于墙面的青灰色石碑(见图)映入眼帘。此碑高0.98、宽2.25、...
■上海 王家年 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
本报记者 王玉平 文/图 近日,当记者再次去固原博物馆观赏鎏金银壶时,突然发现展品是复制品。 “正品哪里去了?” 面对记者的疑问,固原博物馆副馆长王效军笑着说:“去成都参...
河北 贾城会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博物馆珍藏一件唐代白釉黑褐彩鹅形三足炉,1990年四里铺村民取土时发现,1992年经省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目前为该馆镇馆之宝。 该炉高17厘米,口...
2017年春节后的元宵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所在的中国传统村落江西进贤县架桥镇艾溪陈家村,准备开建本年度的江西省第一家村史馆。这当然是好事。我与章文...
宋代及其以后的铜镜往往不被藏家重视,原因大致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铜镜无论是从材质、纹饰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确实已经无法和汉唐铜镜同日而语了。但是,笔者认为,宋代铜镜虽然有...
通高29.5厘米,甑高12.6,口径22.5厘米,鬲高16.9,口径9.6厘米。1988年太原出土。甗,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俗称蒸...
■湖南长沙 陶鹏 这枚宽永通宝钱(见图),是七年前我在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农村的旧房子中发现的。该钱直径28.2、厚度1.2毫米,重约5克,方孔,面文隶书“宽永通宝”四字,背十一条...
■安徽滁州 张荫曾 北宋历朝历代铸钱不仅工艺最精,且钱文书法最美,版别众多。凡是称“元宝”的钱币,其“元”字变化最为明显。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大宋皇朝时所铸宋元通宝,...
■福建厦门 杜志政 对于遗址考察研究而言,最激动的事莫过于发现有纪年的物证。近期,笔者在一次汀溪窑址考察中,同行的张爱瑛女士就在遗址中心区发现一枚“崇宁重宝”铜钱(...
■北京 钟嘉 这件清康熙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尊(见图),高28厘米,直颈,圆腹,圈足外撇,器型圆浑大气。其颈部绘麒麟、陆吾、白泽祥兽三只,凶猛威武。底心青花书“大明嘉靖年...
■安徽黄山 王卫东 歙县博物馆收藏的这面唐龟钮莲花镜(见图),径15厘米,八面菱形,龟钮,内圈四飞鹤、四折枝花相间,外圈每格菱形中饰折枝花一朵。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