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 [观点] 先秦法家人性好利说与社会转型(下) 2017-09-06

    当政者面对人性好利与社会的转型 由人性好利而得出的政治原则,就是一切政令政策要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只有物质利益才能调动臣民,并为君所用。《管子·形势解》说:“...

  • [观点] 重视《洪氏集验方》纸背文献 2017-09-06

    近年来,公文纸本古籍纸背文献的整理研究逐渐引起学界重视,正在形成一股研究热潮。宋代公文纸印本《洪氏集验方》就是公文纸本古籍中难得的精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该...

  • [观点] 从特指到泛指:西戎名号变迁 2017-09-06

    西戎是上古时期我国西部地区众多戎族中的一支,因居于西地而得名。商周时期,西戎人建立西戎国,伐灭犬丘大骆之族,并攻破镐京,强盛一时。春秋中期,秦穆公灭西戎国,诛杀戎...

  • [观点] 欧洲青铜时代贸易往来频繁 2017-09-06

    2016年初,英国考古学家在英国剑桥郡彼得伯勒(Peterborough)附近的马斯特农场的青铜时代遗址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木质古代车轮。这个直径达一米的车轮距今约3000年,是英国已知最早的...

  • [观点] 推进蒙古族藏文典籍整理研究 2017-09-06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非母语创作并非个案。历史上,蒙古族除以本民族语言文字写作以外,也曾用汉、藏、满等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著书立说。 蒙古族藏文创作始于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

  • [观点] 蜀学研究体系正在形成 2017-09-06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在学术研究上形成了关学、洛学、湘学、蜀学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传统。近年来,蜀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日益形成体系。记者近日就蜀学研究的新成果及...

  • [观点] “郑国渠”将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7-09-06

    本报西安3月22日电 (记者 陆航 舒建军)3月21日,记者从陕西水利博物馆获悉,“郑国渠”将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作为秦国三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引泾河灌溉京师,使干旱...

  • [观点] 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的分水岭 2017-09-06

    2016年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黑斯廷斯战役(Battle of Hastings)爆发950周年,也是诺曼征服英格兰(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950周年。3月1日,英国《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杂志刊登了历史学...

  • [观点] 古代北欧人定居生活早于预期 2017-09-06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美国《考古科学杂志》(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月号刊登了瑞典隆德大学考古和古代史系学者亚当·波伊修斯(Adam Boethius)等的论文,该论文认为,有迹象表明北...

  • [观点] 英国宗教改革渐进过程获证实 2017-09-06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3月15日,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网站发表文章介绍了该校历史学讲师埃亚尔·波莱格(Eyal Poleg)利用复杂图像分析技术,对英国最古老的...

  • [观点] 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初露真容 2017-09-06

    本报南京3月8日电(记者王广禄)经过南京博物院多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良渚文化遗址目前已初露真容。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蒋庄遗...

  • [观点] 石破天惊:儒家石经复原的历史价值 2017-09-06

    七朝石经作为不可替代的实物文本,对研究经学史、政治史甚至历史年代学,都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当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发掘儒家经典的现代价值,更有其不可忽视的...

  • [观点] 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三道防线 2017-09-06

    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流布,对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动摇“三大自信”有极其消极的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 [观点] 历史虚无主义的终结 2017-09-06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场严峻的理论斗争。经过理论学术界深入系统的辨析、研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已经彻底暴露出来,大白于天下。...

  • [观点] 回鹘文文献研究上演“接力赛” 2017-09-06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回鹘文文献残损严重,许多词语难以辨认;如何考证文献中出现的梵语和佛教用语、忠实地译出千年前的回鹘文诗歌又不失韵文的特点……这些工作耗费了新...

  • [观点] 青铜时代欧洲只是相对进步 2017-09-06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官方网站3月10日发文称,在欧洲历史上,青铜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与金属有关的贸易活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最终...

  • [观点] 北欧南部或新添早期居民 2017-09-06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1月17日,《国际第四纪杂志》(the Journal Quarternary International)刊登了丹麦奥胡斯大学考古系学者特琳·尼尔森(Trine Nielsen)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称尼安德特...

  • [观点] 德国亚述学研究久负盛名 2017-09-06

    亚述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文化及楔形文字的人文学科。德国不仅是最早从事近东考古发掘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开设亚述学专业课程的国家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德国涌现...

  • [观点] “共和行政”为三卿联合执政 2017-09-06

    “共和”一词源于中国古史记载,近代日本学者在翻译“Republic”时,借用了中国古代这一术语。那么,中国古史上的“共和”究为何指? “共和”最早见于《史记》 中国历史向以绵延...

  • [观点] 毛泽东“羞辱王明”纯属无稽之谈 2017-09-06

    名噪一时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作者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延安整风之前毛泽东“安排王明担任中央妇委书记和女大校长,则有明显羞辱王明的含意”。由一位中央政治局委...

  • 首页
  • 上一页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下一页
  • 末页
  • 98194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