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江帆 演讲地点:吉林艺术学院流淌的记忆系列讲座 演讲时间:2020年8月 江帆,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辽宁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1.非遗正在以实际行动参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 光明智库: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都会如期举办,提升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从全国范围...
《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女士希望我为《学界名家》专栏写点东西。我不敢马上答应下来,除了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专栏的名称相称之外,也是因为自己从学生时代开始,无论...
摘要:民俗学记录的传统建立在文字描述和文本化的意义建构之上。随着影像技术的便携化和普及化,目前影像工具在民俗学中的大量运用事实上已成趋势。影像民俗学可以通过有深度...
《费加罗报》独家专访著名灵长类动物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接受《费加罗报》联合采访时提醒,我们不能因新冠疫情而忘记保护生物多样性。 记者:沙耶特(Delphine Chaye...
我国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实践中相辅相成,旅游目的地最核心的竞争力源于其差异性和地方性,而非遗则保存了目的地的地方性和独有的品质,并在实践中...
与许多危机一样,新冠病毒疫情凸显了人民和社区对文化的需求。在这个数十亿人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的时期,文化将我们团结在一起。在这个令人焦虑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文化提供...
一些标语反映了简单粗暴的管制理念。这样的标语虽然在当地有一定宣传效果,但长远看会造成社会文明标准的降低。 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多地挂出的标语被网友晒出。...
一、野生动物和野味 绝大多数的国人应该不会想到,这个庚子春节长假的主题会是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经过科研机构研究认定,引发这次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
郑岩(蒋立冬绘) 郑岩的研究在学界被称作美术考古或考古美术,这与他的教育经历直接相关。受家庭影响,郑岩对美术一直有些特别的情结,求学阶段他先后跟刘敦愿先生、杨泓先生...
礼仪文化体现了北京人的深层文化性格 记者:您认为北京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 萧教授:北京文化会让我联想到长城、故宫、胡同、四合院、北京小吃。这些有形的文化标志,是不同...
曾几何时,中国艺术学研究总是将艺术从大众生活的具体时空中抽离出来,坐而论道随意剪裁,甚至甘做政治工具,而轻忽艺术的地方性、艺术与操持艺术的人之间的关系。至于那些弥散于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然而,民间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近日,围绕当下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2019年4月1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迎来了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二十八讲,题为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主讲人刘铁梁教授是资深民俗学家,他在思考民俗学学科未来发...
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第三期(2016)、第四期(2017)分别与美国崴涞大学亚州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长江大...
2019年3月15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迎来户晓辉研究员为同学们做了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二十五讲三谈实践民俗学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主持,中...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二元分离是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颁布以来一直被众多学者诟病的问题。2016年,为了促使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申报过...
自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启以来,非遗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也为民俗节日研究打开了创新思路。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传统节日习俗研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非遗保护...
2018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北京大学日语系副教授王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系讲师史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岳永逸在三联韬奋书店举办《柳田国男文集》沙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