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威策尔(Michael Witzel,1943—),哈佛大学南亚系教授、国际比较神话学会主席。他早年在德国学习印度学,1986年起执教于哈佛大学,因其对吠陀梵语方言、早期印度历史与吠陀...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英]彼得·弗兰科潘 著 邵旭东、孙芳、徐文堪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陈 功 古老的丝绸之路,各种故事、传闻和记载绵延了两千多年。以往,中国人更...
《极简人类史》 《极简人类史》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作品,该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可以说是史学界“大历史”(bighistory)教学和研究的“第一人”,善于从各种宏大规模来考察和分析...
【编者按】 《人类通史》一书由英国著名人类起源学者、“走出非洲”模型奠基人克里斯·斯特林格与古人类学家彼得·安德鲁共同撰著,讲述了从猿类起源到人类学会制造工具和创造...
2012年11月,系里的盖博(Gab)同学在他的Facebook上传了一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所藏古埃及色子的照片,说是他写论文查参考资料时看到的,问有没有谁见过相...
[size=1em] [size=1em][size=1em] [size=1em] 上海书评之声:江晓原谈《中国历史研究手册》(11:06) 谈话嘉宾 江晓原,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
澎湃新闻的《私家历史》栏目在2016年10月29日刊登马千惠一文,题为《比〈圣经〉更古老的“挪亚方舟”故事》,介绍了英国亚述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 1840-1876)于1872年最先释读...
《旧约创世纪》中的大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神圣的、古老的、原创的文本。这个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起初,神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不满人类的...
玛丽·比尔德和她的SPQR 熊莹 相较于“罗马帝国的衰亡”,比尔德更感兴趣的是“罗马如何从意大利中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邦成长为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并统治如此之长时间的”。...
第一次去庞贝是2001年的2月。一大早从罗马坐车赶到庞贝,晚上又赶回来,很是匆忙。那些精美壁画上仿佛从未暗淡的庞贝红,那些带有极尽奢华的马赛克镶嵌画,那些寂静无声的神庙...
克劳狄皇帝的金币。橡树花环是元老院给皇帝的一项荣誉,镌刻文字除SPQR(“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外,PP意为“祖国之父”,是皇帝的头衔之一,OBCS意为“因为拯救公民同胞”。 涅...
这些年来,出现了几种以译介西方古典研究为主旨的丛书,比如华夏出版社与华东师大出版社的“经典与解释”丛书,上海三联书店的“古典学译丛”、“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广...
公元前三九九年,哲人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临刑前,朋友和学生们满怀悲伤去和他告别。苏格拉底却镇定如恒,侃侃而谈,引得他们最后一次讨论哲学。进行了一番关于灵魂...
19世纪中期英国来华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 1823—1905)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编译出版的《希腊志略》和《罗马志略》分别是汉文文献中最早的希腊、罗马专史,是国人认识希腊罗...
希罗多德的《历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曾讲述一个吕底亚人弑君篡位的故事。两个版本的故事虽存在着细节上的差异,但主题都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可见性或可公开性。对西方世界...
经济史是当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投身到经济史的创作之中,并产生了大量著述,厉以宁先生的《古希腊经济史》就是其中之一。本书由厉以宁先生的读书...
如果说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古罗马史家是蒙森,那么 《罗马革命》(1939年) 的作者罗纳德·塞姆便可视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最出色的古罗马史家。他生活的时代,特别是他学术生命最旺盛的...
罗马的克劳狄引水渠 在受到全球化和大规模移民潮冲击的当今世界,罗马人对于“公民权”、“国籍”及身份认同的“超前”观念和实践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极为宝贵的样板和先例。古罗...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曾在小说《镜中世界》(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里描述了一个颠倒的世界:在那里,所有的景象都是和日常生活中相反的,时光可以倒流,花草可以说话,而在那...
历经十余年的写作,德国艺术史、图像学学者,媒体理论家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1935-)在2013年推出其德语著作《脸的历史》( Faces: Eine Geschichte des Gesichts )。2017年8月,其中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