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革命史 第二章大革命的兴起 第十一节直奉的反革命联合和国民军的退却 一、直奉联合进攻国民军 国民军势力的发展和北方革命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帝国主义和直奉军阀的惊恐。帝国主义列强积极支援奉直军阀,并促使它们联合起来进攻国民军。1925年11月间,日本政府向美、英、法政府递交了建议在中国建立列强的外交统一战线的信件。他们在支援奉直军阀上采取了一致的行动。这时,“英国根据其驻沈阳领事的建议,秘密给予了张作霖500万英磅的军用贷款”。还供给吴佩孚1.5万支枪。1925年和1926年头两个月,日、法、美三国供给了奉系集团24.4万支步枪、1.5万支马枪、7000万发子弹、4架飞机及其他武器。在积极支援奉直军阀的同时,列强还促使张作霖和吴佩孚联合起来。他们认为,“使张作霖和吴佩孚达成协议”,不但“能够把整个华北和华中紧紧地掌握在铁拳之中”,而且在以后“对付革命的南方就不难了”。当时英国的《每日电讯报》等报刊已在散布:“张作霖和吴佩孚协商对国民军共同采取行动的谈判已在进行”。 实际上奉直联合的酝酿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开始了。1925年12月间,吴佩孚退居鸡公山时,张作霖曾派童好古往见吴,谋直奉联合对敌。浙奉战争爆发后,吴佩孚东山再起时,张作霖又派苏锡麟到汉口见吴,提出以驱段下台,释放曹锟,推荐王士珍任总统为合作的条件。张宗昌也派熊炳琦、童好古来汉向吴表示愿意退出徐州,并请劝告孙传芳和平解决。但这时各方反奉声势甚大,吴佩孚虽有联奉讨冯之意,暂时仍不能公开进行。不久,冯玉祥支持郭松龄倒戈反奉,随后又爆发了国奉战争,使冯玉祥与张作霖的矛盾更尖锐起来。张作霖亟谋实现张吴合作,吴佩孚又认为公开与张合作的时机到了。1925年12月,吴佩孚致电张作霖,大意说:“从前冯玉祥倒戈,令我痛心,现在郭松龄的倒戈,想必你也是很痛心的。我生平所最恨的就是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现在我很愿意援助你”。同月,吴佩孚派代表吴天民、杜孝穆等三人至奉天,商议联合进攻国民军之计。同月,张作霖派杨宇霆与吴佩孚派来的蒋方震在大连会晤,大体上“成立了谅解”。同月31日,吴佩孚通电声明讨贼军事结束,也就是说讨奉军事结束。1926年1月5日,张作霖致电吴佩孚表示谅解。10日,又派张景惠到汉口与直系张志潭多次会商,议定了共同消灭冯玉祥和国民党,事成之后,奉军出关,关外由张作霖处置;以直鲁归吴佩孚;以察、绥、热三特区归张宗昌、李景林。中央政权和陕、甘豫听吴主持。至此,直奉军阀在讨伐“南北二赤”的共同目的下,实现了反革命联合。 当直奉酝酿反革命联合时,国民军虽取得了直隶的地盘,但它面对敌对的奉军、直军、直鲁联军和晋军,处境是很严峻的。冯玉祥想与吴佩孚化敌为友,共同对付奉系。他曾派段其澍携其亲笔信到汉口会见吴,表示愿与吴合作。张之江也表示欢迎吴入京主政,但吴均不予理会。这时在国民军内部因冯推荐孙岳出任直隶军务督办也使矛盾加深。在此形势下,冯玉祥为转移敌人的目标,缓和国民军内部的矛盾,以保存其实力,采取了及时引退的办法。1925年12月27日,冯玉祥发出致国民军一军将领电,除表示本人下野外,并提出了保全实力的计划和人事上的安排。1926年1月1日,冯正式发出通电宣布即日下野出游,同时向段政府辞去本兼各职。段政府根据冯的意见,任命张之江为西北边防督办兼察哈尔都统,刘郁芬为甘肃督办,李虎臣为陕西督办,李鸣钟为绥远都统,鹿钟麟为京畿卫戍司令。冯下野后,由张家口到平地泉,准备去苏联考察。 但是直奉军阀并不因冯玉祥下野而停止向国民军的进攻。直奉军在1926年1月20日前后开始从山海关、山东及河南三处向国民军发动进攻。 在山海关方面,郭松龄失败后,其驻山海关的魏益三军于1926年1月3日宣布与冯玉祥合作,改编为国民军第四军。1月11日,张作霖以讨伐魏益三为名发出通电,进兵关内。18日向山海关发动进攻,魏军退守昌黎、滦州。国民军任鹿钟麟为援魏总司令,出兵援魏,并准备由朝阳进攻锦州,截断奉军后路。这时,段祺瑞劝张作霖收兵出关,以免引起大战。奉系吴俊升、张作相鉴于奉军元气大伤,反对继续用兵。同时因中东路与苏联发生纠纷、张作霖也不敢积极向关内用兵。1月25日,张作霖召集重要文武官员开会,决定东三省宣布独立,与北京临时政府脱离一切关系,实行“保境安民”。同日,张宣布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军务总统官职。26日,张电令山海关奉军将领着所有入关部队即日撤退,守卫奉境。国民军因处境不利也停止进攻。山海关战线形势暂时缓和。不久,国民军第四军被调往丰台整顿,后又调驻保定。到3月中旬,直鲁联军向天津反攻时,张作霖又向关内发动了进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