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老妪能解”,但读来意犹未尽,具有极高的文学与社会价值,即使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他的诗《不致仕》便是一例。《白居易诗集》中的系列长诗《秦中吟》中有《不致仕》一首,这首讽谕诗,讽刺了一些官员不肯遵守退休制度的现象。全诗如下: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缕,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诗一开头就挑明了“致仕”的严肃性——“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所谓“致仕”,指的是官员因为年老体衰等原因而卸去职务,又称休致、致事、致政、请老、告老、乞骸骨等等,总的说来就是退休回家的意思。中国的官员退休制度古已有之。周代的《礼记·曲礼上》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说明中国在先秦时期就有官员年老退休的思想。西汉平帝于元始元年(公元1年)下诏规定:“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这一带有法律性的诏令,可以说它标志着我国古代退休制度的最早建立。到了唐代,作为文官制度末端的最重要部分——退休制度进一步完善,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于是70岁成了横在官吏头上的一道硬杠杆。 接着,白居易又诚恳地劝告一些年老官吏要有自知之明——“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金章腰不胜,躯偻入君门”。“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了,八九十岁的人,牙齿掉了,两眼昏花,你还能做什么呢?!白居易又劝道:“少时共嗤诮,晚年多因循”,你们年轻的时候,也曾对恋栈的前辈嗤之以鼻,可是到了自己年迈的时候却步其后尘。年老了,你们大多因循守旧,跟不上形势了,不如回家享清福去吧。 但是,我们从诗中也可以看出,唐代执行退休制度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唐代官员退休基本依据汉代“七十而致仕”的年龄规定,但并不“皆龄致仕”搞“一刀切”。如果到了七十岁,但身体较好者亦可延长,对政绩显赫的官员亦可留任。这样,因为致仕年龄标准相当模糊,事实上造成了过了年龄还继续供职的官吏不在少数。官员普遍不愿意退休,到龄时主动退休的少,寻找各种理由赖着不走的多。不少官吏使用各种手段伎俩要留住官职,有的虚报年龄,修改档案;有的干脆不上奏申请,看你皇帝咋办;有的攀附权贵,向皇帝邀宠,千方百计多留几年。由于一般的官员到了七十岁以后如果不请求致仕并无强制性措施或不利后果,而且三品以上官员的退休年龄更为宽松,何况只要朝廷需要,也有鞠躬尽瘁,老死在职守上的。 贞观初,驸马都尉窦诞年届高龄,“精神衰耗,殊异常”唐太宗和他言事,他常昏忘不能对。太宗无奈责备窦诞“睹尸禄而不退”,下诏“诞可光禄大夫还第”。也是唐太宗时的金紫光禄大夫令狐德芬,结果官至80岁死在任上。大名鼎鼎的礼部侍郎贺知章,在唐玄宗时官至86岁才告老还乡。武则天时宰相苏良嗣年已85岁仍不退休,有一日他去朝见武则天时,“谢恩拜伏,便不能复起,舆归其家”,当日便死了。唐懿宗时卢龙节度使张允伸已88岁,重病在身,自知来日无多,即上书辞职,结果朝命未归就死去。闻名遐迩的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至唐宣宗大宗八年担任太子师时已经年过八旬了。每次上朝,步行至大殿之下就已经力不能支了。他老眼昏花,一次竟将皇帝的尊号“和武广孝皇帝”读成“光武和孝皇帝”,遭到御史弹劾,罚俸一季,被朝野嘲讽。由此看来,唐代在贯彻退休制度上的不得力以及退休年龄规定上的模糊性,导致了官员到龄退休的为数甚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