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方面,李、郭二人也有较大差异。早在抗战时期,郭氏就在桂林请过英语教师,初学了一些英语。到美国之后,受环境影响,她的英语有了很大长进。而李氏因年纪大,不能也不愿学习英语,依旧是一口桂林官话。在生活情趣方面,郭氏来美后喜欢时髦,注重自身享受,很快适应了西方生活方式。而李氏依然老成持重,喜欢忆旧,注重传统。生活情趣的差异,也导致了政治意见的分歧。郭氏在美国居住了几年之后,便申请加入了美国国籍。而李氏却不愿入籍美国,只是作为“永久性居民”栖身美国而已。作为炎黄赤子,他时刻关心着祖国,对于发生在中国的一切大事,他无不十分注意,并且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来,李、郭在回归祖国问题上也产生过分歧,直至郭氏身患癌症到了晚期,才同意和李宗仁一道返回祖国。
郭德洁在美国期间虽然脾气古怪,说不上与李宗仁相濡以沫,但她毕竟与丈夫几十年风雨同舟,不能说对李没有一点关心和帮助。比如,她看到丈夫百无聊赖,精神苦闷,便劝说他写写回忆录,一方面可以减轻无所事事的痛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一些宝贵的史料。应该说,她的建议是很有远见的。1958年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克尔克博士和该校远东学院院长幸子博士,分别致函李宗仁,提出了与郭氏相同的建议。在他们的促动下,李同意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唐德刚教授协助他完成口述回忆的撰写。这样,李宗仁在美国期间,做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又比如,在回归祖国问题上,尽管郭德洁与丈夫意见不同,但是为了使丈夫能够妥善作出决定,她还是听从了李的吩咐,到香港打探消息、进行联络。
总起来讲,李宗仁客居美国的16年间,家庭生活谈不上多么美满,但亲人们对他都是比较关心和照顾的,他也从亲人们那里得到了不少慰藉。不过,李宗仁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以他的经历和脾气禀性,他决不会满足于一般的天伦之乐。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落到了流亡异国他乡的地步,他不能不为此而经常地感到苦恼,那些填塞在心头的块垒,也不是家庭的温情就可以化解得了的。在苦寂之中,他开始了严肃的思索。通过观察和思索,他的政治立场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李宗仁第一次以在野之身发表政见,是他1955年公开提出的《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出席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家团结会议,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美国造成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坐下来谈判。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李宗仁在美国看到周恩来的声明后,心情十分激动。想当初,在国民党统治政权即将崩溃的时候,他曾设想划江而治,与共产党二分天下。后来,国民党被赶到了台湾,终于演成中国的分裂局面。李宗仁坦言国民党失败,却不愿看到祖国分裂。对于蒋介石的“小朝廷”,他建议应把台湾建成一“三民主义的实验区”,以在政治上与中共的政治体制唱对台戏;而不要动辄以“反攻大陆”作宣传,这是因为,“一种政治宣传,如果连自己都欺骗不了,如何能欺骗世人呢?”至于台湾将来的出路,他主张以政治的方式来解决。但无论怎样解决,都要看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因此他强烈反对以“联合国暂时托管”或“成立独立政府”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他认为,分离台湾的作法,国、共两党都不能接受。他说:
因据最近史家考证,远在殷商时代,台湾即为中国人所发现。隋、唐以后,中国即开始向台湾移民,晚而益盛。明末,荷兰人虽一度作短期的占领,但不久即为郑成功所驱逐。成功且踞台作反清复明的英勇斗争,虽以众寡不敌而失败,而台湾一岛却成为中国民族运动史上的永远纪念碑。清末甲午战后,台湾割归日本凡五十年。然珍珠港变起,中国对日正式宣战,马关条约失效,按国际公法,台湾遂复还于中国。一九四三年开罗会议,更经同盟国领袖正式承认。故台湾绝无独立的法律依据,任何中国人自皆不愿接受。《李宗仁回忆录》(下),第1045页。 在李宗仁看来,解决台湾问题可循以下两个方案: 甲案:恢复国共和谈,中国人解决中国事,可能得一和平折中方案。
乙案:美国承认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但目前暂时划为自治区,双方宣布不设防,美国撤出第七舰队,使成为纯粹的中国内政问题,如此则战争危机可免。时日推移,大陆和台湾内部彼此敌视态度减轻,则真正解决便可实现了。《李宗仁回忆录》(下),第1046页。
李宗仁的上述建议,与共产党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反对台湾独立的立场,在大的原则方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共产党没有作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而李宗仁却认为国共双方不能用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另外,也可以看出,李宗仁这时对共产党已经不是那么敌视了,后来他表白自己的心态时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