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以“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由北向南,在中国国土上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扫荡”。仅在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日寇就修筑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2万多公里,挖封锁沟8878公里,冀中平原竟被分割成2670块,在战争的铁蹄之下饱受蹂躏与煎熬。
广大冀中人民奋起抵抗。在河北保定西南30公里的清苑县冉庄村,老百姓展开了地道战。地道战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它成为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一种独特战术。而冀中地道战也确实在坚持敌后抗战,扩大抗日根据地,扭转战局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年,仅冉庄周围9公里内,就有敌军炮楼15座,公路4条。人云:“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处处起狼烟。”冉庄人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有效打击敌人,在党的领导下,他们想出了这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法。最初,为了躲避敌人的残害,人们自发地挖了单口洞,又叫“蛤蟆蹲”。这一发明,成了敌占区,尤其是近敌区的干部民兵坚持斗争的重要依托,也是地道战的开始和雏形。之后单口洞又改成了双口洞,加强了保险系数,万一敌人发现一个洞口,洞中人员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转移出去。
继而,民兵和群众又把原先的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以至左邻右舍的地洞都互相挖通,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双口洞变成了多口洞。于是,地道从只能起隐蔽和防御作用开始向消灭敌人的有效出击过渡了。
领导抗日斗争的中共冀中区党委,很快注意到了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于1942年1月发出文件,明确指出冀中要开展地道斗争。紧接着,又发出一系列的文件,对挖掘地道的组织领导、技术规模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开,国内外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地道战就此诞生了。
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2.25公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连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长16公里,形成了村村相连,家家相通,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地道的出入口设计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内墙根壁上,有的修在靠墙根的地面,还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面、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等处,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使敌人很难发现。地道一般距地面2米,洞内高约1米~1.5米,宽约0.8米~1米,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两种。地道设有照明灯和路标,建有储粮室、厨房、厕所和休息室。为了充分发挥地道的优势,在村里各要道口的房顶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面修建了地堡,把地道与地面工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物,分别在小庙、碾子、烧饼炉、柜台、墙角、墙根等处,修筑了工事、枪眼。所有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观望,又能射击和拉雷。冉庄地道战工事具有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的特点。冉庄地道战工事还有“三通”和“三交叉”的特点,“三通”就是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垒相通;“三交叉”就是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形成了“天地人”三通,构成了房顶和地面、野外和村沿、街道和院内纵横交叉的火力网,组成了一个连环的立体作战阵地。
说起冉庄地道战,有一个人不能忘记,这就是冉庄地道战创始人之一张森林。张森林是冉庄一户富裕农家的子弟。华北沦陷以后,年近三十的张森林目睹日寇暴行,胸中燃起对日本侵略军的仇恨火焰。他毅然加入党领导的八路军,1938年,他担任了清苑县冉庄抗日政权秘书。同年冬,区委吸收张森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在继而成立的冉庄党支部,张森林成为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