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岭南摄生录:姜酒、蜡丸、橘红和人参的妙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齐白石笔下的橘子,橘子皮就是制作橘红的原料

姜酒飘香
    岭南一些地区有种风俗,妇女产后要吃姜醋或饮姜酒。这在明朝就存在了,《广东新语》说:“粤俗,凡妇娠,先以老醋煮姜,或以蔗糖、芝麻煮,以坛贮之。既产,则以姜醋荐饷亲戚,妇之外家,亦或以姜酒来助,名曰姜酒之会。故问人生子,辄曰‘姜酒香未?’”屈大均还引江门大儒陈白沙的诗“隔舍风吹姜酒香”为证。原句在陈献章的《白沙集》里没找到,倒是有近似的一首诗:“宁知生蚤与生迟,真凤真麟出以时,何处氤氲姜酒气,香风吹入野人巵。”(《次韵东所送姜酒》)《白沙集》里还有《谢伯倚得孙送姜酒至》诗,贺“伯倚今朝又作翁”;《张廷举送姜酒至》诗,贺“廷举今年始抱孙”。可见生子食姜醋或饮姜酒是惯常习俗。
    姜和醋是好搭配,一散一收,阴阳调和,加上糖来煲鸡蛋或猪脚,富有营养。晚清《时事画报》记载:“粤妇受孕,临蓐之前数月,即预煮姜醋,醋中实以鸡蛋。多者六七埕,少者亦一二埕,分娩后则取而食之,每日数食,每食数碗。用以贮姜醋之钵,谓之‘住月钵’,盖谓产妇住月时所用也。”这一现象曾引来医学家研究,认为有一定的合理性,近代著名中医谢观说:“广州人之预备生产也,必以生姜数十斤,熬醋十余斤,于产后匝月内拌米饭尽量食之,不得少掺他品。从之则体健,违之则多病,或且不测。”(《中国医学源流论》)东莞籍名医卢觉愚说:“吾莞俗更服吴萸、姜醋等,动辄数两以至数十斤,似非此不足以复其元气者。”(《觉庐医话》)妇女生育是一个极度消耗体力的过程,过程中破水失血,产后排瘀血恶露,难免元气受损,而且生育时身体暴露,易于受寒。姜醋蛋或猪脚可以起到补充元气兼散寒化瘀的作用。
    不过姜与酒搭配,两者都辛热,有没有问题?清代公案小说《施公案》中,有一件“姜酒烂肺”案:“施公大喝一声,说:‘你这囚徒,好张利口!事已败露,亲口自言姜酒害人。你与郝遇朋生前每日一早,空腹以姜饮酒,此乃《本草》遗留六沉八反姜酒烂肺毒方!’”小说的流传让不少人对姜酒产生疑问。不过在现存各种本草书中根本查不到所谓“姜酒烂肺毒方”,恐怕纯属虚构。从理论来说姜与酒的搭配确实偏于热性,多饮可能有害。不过实际上广东风俗所用的酒不是白酒,而是糯米酒,甜味远大于辛味,用来做姜酒鸡,即使产妇连吃一个月,也没什么问题。民国《赤溪县志》(赤溪县,今广东台山赤溪镇)载:“县俗,妇人生产,月内必以雄鸡炒姜酒食之,盖取其去风而活血也。”
    添丁送姜酒,至今仍是岭南民俗。

广东蜡丸
    小说《金瓶梅》里,有一日孟玉楼“心凄恶心”,“西门庆忽然想起:昨日刘学官送了十丸广东牛黄蜡丸药,用酒儿吃下极好,即使兰香向你大娘要去,在上房磁罐内盛着哩!就拿素儿带此酒来,吃了管情手到病除。’”药拿来后,“西门庆看着筛热了酒,剥去蜡,里面露出金丸来,拿与玉楼吃下去”,第二天孟玉楼的心痛便好了。
    广东蜡丸在《金瓶梅》成书的时代明朝,确实是知名品牌。据记载,蜡丸始创于明万历年间,当时佛山梁仲弘创制成药“抱龙丸”,发明了用蜡封装法,先以蚬壳装药丸,再外封以蜡。抱龙丸深受欢迎,屈大均说:“广中抱龙丸为天下所贵。”(《广东新语》)带动了蜡丸的流行。随后另一家药号陈李济新创了后世熟悉的蜡壳药丸,即以木球做模铸成蜡壳,封装药丸在内,更便于流通。清代李调元《粤东笔记》说:“南方草木入药者甚伙,市人制丸裹蜡,俗称广丸,远方携用颇验。”康熙年间刘继庄《广阳杂记》记载说:“周少参、陈海槐,广东蜡丸皆此二家所制,周卖中土,陈主外夷。”看来蜡丸已被广泛应用到内外成药贸易中。
    蜡丸对药物保存有关键作用。例如《金瓶梅》里“广东牛黄蜡丸”,可能参考了明代医书《万氏济世良方》里的急救牛黄丸,书中说“广东蜡丸者,多用此方”,方中有麝香、蟾酥、牛黄、琥珀、冰片等名贵药材,气味芬香,容易挥发,用蜡封装则可以避免,后人称“丸用蜡包,不出气为妙”。
    广东蜡丸的出名还在于其奇效。近代杨熙龄记载,他受寒后咳嗽痰多,百药无效,一个多月不能入睡,以至“气息奄奄”,自以为将死。邻居阿婆“云其家有广东丸药,或可疗是证”,拿来一看,是妇科药坤顺丹,他不以为意。
    到晚上因咳得厉害,姑且“取丸用陈酒蒸服”,结果“一夜安然,痰嗽俱减,群以为奇”(《著园医药》)。再去找阿婆,药丸已经没有了,但杨熙龄的病再也没犯,他大赞该药丸疗效神奇,到了“不可解”的地步。
    但是成药的作用也不能过于夸大。清代许豫和说:“蜡丸制于粤东,挟利者货于四方,愚夫愚妇误服而受害者不知凡几。”误服的原因是不懂药性,所以他建议“送药之家,必系以方,使服者坦然无疑” (《医述》)。方指仿单,即药店印制的说明书,上面除写明成分外,有的还会列明不同情况下的药引,方便人们对症运用。《松峰说疫》说:“夫一方而治多病者……广东蜡丸亦有此说。然彼必有一单,某症用某引和服。”《金瓶梅》里用酒送服药丸,就是一种药引,另外还描写有用“灯心薄荷金银汤”送服金箔丸的服法。

署内橘红
    若干年前,一些资深专家整理清宫医案,发现太医处方中开的橘红后面常常标着“署内”两个字。给太监总管李莲英治病的记录,有一次还写着“本方减广橘红,用署内橘红”(《清宫医案集成》)。专家不太清楚其中区别,加了个按语说:“橘红用署内者,指进药时署明内廷专用之上品。”
    署内橘红确是上品,但“署内”二字是什么意思,若去到广东化州问一问,专家就知道自己望文生义了。屈大均记载:“化州故多橘红,售于岭内,而产署中者独异。”(《广东新语》)署内者,专指产于化州官署内的橘红。关于它的来历有个传说,大意是说,官署内有一棵“橘”树,树下有一个金鱼池。有次州官得了痰病,久治不好,一日仆人无意中舀了金鱼池中的水来煲药,结果这剂药效果特别明显。后来发现金鱼池中飘落了许多橘花,这才知道原因,进一步发现这棵树所结果的果皮效果更好,这就是署内橘红的来由。
    这棵树出了名,于是被官府垄断起来。《广东通志》载:“化州仙橘……治痰症如神,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结实,循例报明上官,至期采摘批制。即官斯土者,亦不易得。”署内橘红成为宫廷特供,连地方官都难得到。近年在故宫发现了广东进贡的署内橘红,保存极为珍重,共有四层,外层是木盒,第二层是锡盒,第三层是油纸,最内层是黄纸,里面包的橘红切片整齐,每捆用黄线捆扎,每扎之间还有黄色棉花相隔。木盒外写明“署内橘红一件片”,每捆上也有黄纸笺写着“署内”二字。
    化州橘红为什么优于其他地方的橘红?其实有品种上的不同。《粤小记》载:“所谓橘红者,即今之陈皮是也。化州橘红实柚皮耳。……柚皮伪为之橘红,逾岭而北至京师,亦有效验,不必化州正地道也。”广东人经常分不清橘科植物,将化州这种柚树叫成了“橘”。但是署内橘红比起同用柚皮制,甚至同产化州的其他橘红仍然效果最好,这又是为什么呢?在署内橘红被皇家专用后,化州民间曾用其种广为栽种,形成两大果园,一为赖家,一为李家,每家又分上、下两园,都是上园质量好,下园较次。其中只有赖家上园一株老树能与署内橘红媲美。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前来考察,提出一种说法:“或曰化城地中多礞石,苏泽堂当石之上,而赖园老树根下,礞石之力更巨。物性所秉,理或然欤?”(《化州橘红记》)礞石是一种矿物类化痰良药,化州好的橘(柚)树都正好长在礞石周围,所以才有“瀹汤饮之,痰立释”(《广东新语》)的奇效。
    清宫里有不少用橘红配成的茶方,例如用橘红配麦冬或焦三仙等泡茶,对于痰多咳嗽的人相当适宜。

广东人参
    人参是中国传统补药,主产于东北。明清时“闯关东”到东北采参的人非常多,以至后来清廷规定采参人要领取“参引”,凭证才能进山,以控制收采。社会对人参需求量很大,清李绂《人参考》说:“今世好服人参,京师尤甚,价倍兼金,愚者破家买服。”后来过度收采导致东北人参产量锐减,才使高丽人参借机流入中国填补需求。
    广东是不产人参的。但黄遵宪《日本国志》记载,日本曾“禁广东人参进口,曾焚四百五十斤参于商馆门外”。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日本人认为广东人参是假人参,但并不知道是什么。有个叫原昌克的说:“世有称广东人参者,往年官禁不许市卖,盖以其非参类也。近禁渐开,得货之人多贵重之,以为胜韩种人参。”(《丛桂偶记》)他拿去请教在日本的荷兰医生,“皆不识之,只指广东人参曰‘亚墨利加’”,听来不知所云。原昌克怀疑是中国南方生长的形似人参的三七。其实荷兰医生给他“贴示”了,是他没听懂,另一个西洋医生说得更清楚:“贵邦称广东人参者,原出北亚墨利加玉儿,古西土谓之亚墨利加人参。我曹得而致之广东。”(《痘科辨要》)“北亚墨利加”即北美洲,所以“广东人参”,其实是西洋参,又叫花旗参。
    西洋参完全是外国人为了赚中国银子而开发出来的。1701年,有个法国传教士见中国人参这么好卖,专门去东北考察,详细绘图,寄回国内,并推测经纬度和环境与东北相近的加拿大可能会有此植物。法国人拿着图去那里给印第安人看,果然找到了近似品种,于是大量收购,转卖到中国。由于销路好,使得北美出现一股“挖参热”。这种参大量出口到广东,当时广东人以为产自佛兰西(法国),叫它“佛兰参”。日本又从广东进口,因“此药广东人甚贵重之,以货换之,再转鬻我邦,故邦人谓之广东人参”(《痘科辨要》)。
    实际上西洋参与中国人参只是形似,并非同种,所以一经使用,就发现两者功效不同。《本草备要》说西洋参“补性轻,降性重”,“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它与人参的区别,清末广东小说家吴人的《近代社会龌龊史》中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书中龙中丞女儿得病,医生开了吉林人参为主的十全大补汤,然而吃药后病人“脸色转红,上下唇焦黑,闭着眼睛,有出气没进气的乱喘”,后来另一个医生“叫人快取生萝卜、生葱捣了汁来灌下去”,“用萝卜解了人参,生葱破了肉桂”,病人这才好转,然后“又喝了点西洋参,觉得神气略清”。同样是参,用法与效果大不一样。一般来说吉林参偏燥,而西洋参清凉,后者更适合于“虚不受补”者以及南方炎热环境。
    ——以上四则小文选自《岭南摄生录》↓“全生篇”
    岭南摄生录
    LINGNAN SHESHENGLU

作者:郑洪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6月第1版
    ISBN: 978-7-5491-0988-3
    装 帧:平装
    定 价:32.00元
    《岭南摄生录》是一本关于岭南医药与养生的“古仔”(故事)集,分成害生、修生、达生、扶生、全生五篇,分别从历史演变和文化积淀的角度讲述了岭南地区的养生现象。
    作者郑洪,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关注中医近现代史、岭南医学及中医文化。著有《岭南医学与文化》《国医之殇——百年中医沉浮录》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