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天,陈家集村17岁村民陈广华在分得的麦田地上看到一块青石板,他觉得这块青石板可能派得上用场,就把它扛回了家。有人认出,这块青石板就是张自忠将军的初葬墓碑。
陈家集一带有个迷信说法,墓碑是不能弄回家的,因为碑石的谐音是“背时”,“背时”在当地就是不吉利,要倒霉、走霉运的意思。陈广华听了这些,便想把这块碑丢出去。
陈广华60岁的母亲赵国芝一听说这块墓碑是张自忠将军的初葬墓碑,坚决要把这块墓碑留在家里。她对儿子说:“张自忠将军是为了打日本人而战死的,张将军为了国家为了我们老百姓连命都不要了,我们怎么能连个碑都不给张将军留下,这块碑就留在我们家里。我们把碑当做张将军的灵位供上。”
张自忠将军牺牲时,陈广华只有5岁。在日本人的烧杀抢掠下,赵国芝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对抗日将士的敬仰之情要比儿子深刻得多。1940年,日军攻人陈家集,赵国芝在逃难中亲眼看到日军烧毁自家的房屋,残忍杀害了丈夫陈泽普。杨家18岁的大姑娘被3个日本兵绑进一间房里轮奸。日本人要吃肉,就在牛屁股上用刺刀活生生地剜下一块肉烧着吃。毫无人性的日本兵兽性大发时,连一两岁的幼儿都不放过,他们提起幼儿的两腿,凌空撕开再扔到地上。 在日本人欠下的血债面前,赵国芝对张自忠将军和抗日将士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之情。
在赵国芝的嘱咐下,陈广华用一块红布包着张将军的墓碑,并将墓碑立在房屋的西墙边,每逢清明和过年,赵国芝都要在墓碑面前放上一些祭品,为张将军烧几柱高香。 三代人历经磨难护卫英灵碑位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陈广华一家虽然与右派沾不上边,但在阶级斗争高于一切的年代,地富反坏右都是阶级敌人,而一旦与国民党沾边,极有可能被打成反革命而面临牢狱之灾。 赵国芝和儿子为了保护好张将军墓碑不被收缴或毁损,他们将墓碑转移到屋内不起眼的地方。 躲过了政治斗争风浪,村民迷信的传言却一时压得陈广华喘不过气来。
陈广华19岁那年娶了个漂亮媳妇,第二年生了个儿子,哪知儿子1岁半时突然暴病死亡,又过了一年,陈广华的媳妇也因病而亡。有人忍不住对陈广华说:“你们不信邪,那碑石是不能放在屋里的,放碑石就要‘背时’,要不你家怎么会老是出事呢?”
陈广华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丝阴影,他对母亲说:“我看还是把那块碑石丢出去,放在家里总是觉得不美气。”赵国芝听了儿子的话很生气:“你个年轻人怎么也那样迷信呢,张将军的碑石我们不能丢,如果说世上有神有灵的话,张将军就是神就是灵,张将军活着为我们老百姓打日本人,张将军死后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我们。”
赵国芝对张将军的崇敬之情感动了儿子娶的第二个媳妇汪大芝。一天,赵国芝对儿媳妇说:“张将军是为我们打日本人死的,你们不管遇到什么难处,都要把张将军的墓碑守护好,墓碑就是张将军的灵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它丢了。”汪大芝听了婆婆的话,把家里最好的一床红被单拿出来包在张将军的墓碑上,每年过年,汪大芝都要跟着婆婆一起烧香祭奠张将军。
但是,厄运仍不时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有一年夏天,汪大芝的女儿突然发病昏厥,家人慌忙掐人中捏脊背,好不容易把孩子救转来,家里大黄牛又突然暴死。村里又有人开始传言说:这都是他们家里有个碑石引来的祸。 而此时,汪大芝也和婆婆一样,坚信这些灾祸与他们供奉的张将军碑位没有联系。
1965年,70多岁的赵国芝得了重病,她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临终之前,她把陈广华和汪大芝喊到面前郑重嘱咐:“张将军的墓碑我保管了这么多年,现在交给你们了,张将军为我们战死在抗日战场为国尽忠,我们也要有良心,要把张将军的墓碑供奉好,不管遇到什么难关,我们不能把张将军的墓碑丢了,不能做良心的叛徒,陈家人要做到人在碑在,要记住经常祭奠张将军。”赵国芝听到儿子和媳妇的保证后,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此后,“人在碑在”成了陈广华一家人护碑守碑的家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