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惊奇!李鸿章为何被各种政治势力都当成香饽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东山再起
     年,康有为、梁启超协助光绪皇帝发动的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的铁血镇压下灰飞烟灭,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远走海外,一批支持维新派的官员受到严惩。少为人知的是,晚清重臣李鸿章,虽然并非维新派,但其实对维新派的主张非常认同。虽然李鸿章在戊戌政治风云中能自保平安,但他的观点、态度悉为慈禧所知,戊戌政变后他自然不可能再获重用。不仅如此,他还受到变相惩罚。
     黄河自古以来就水患不断,地处下游的山东更是深受其害,河道时常决口。1898年夏秋,山东黄河再次决口,数十县被淹,受难乡民无数,甚至浮尸蔽水。这时,慈禧出人意料地命令实龄已七十有五的李鸿章前往山东履勘山东河工。派李前往任此苦差,慈禧当有自己的考虑:一是自己通过政变重新训政,想以派如此重臣前往灾区,显示自己对灾情的重视、对灾民的关心,以收买民心,稳定局面;二是李鸿章毕竟同情维新派,且有多人上奏要求弹劾,借此变相惩罚李。
     此时已是初冬,而当李鸿章到山东时将是隆冬季节,对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确实难以忍受,所以李鸿章在万般无奈中,上折请求慈禧太后另选他人,但未被慈禧批准。11月30日,李鸿章一行离开北京,他特邀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Armand Rouffart)随行。12月11日,他们到达济南。李鸿章接受卢法尔的建议,决定采取近代西方科学方法,首先测绘全河情形,研究沙从何处而生,水由何处而减,探寻根治办法。在有些地段,他还亲率卢法尔及一些官员一同勘测。1899年3月31日,李鸿章返京复命,距他出京正好四个月。在这四个月中,他不顾隆冬严寒,不辞劳苦,驰驱两千里,认真查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拿出了治本、治标两套办法,确比许多敷衍塞责、贪图享受甚至以河务谋私利的官员强不少。
     不过,李鸿章关于治河的意见却未受到朝廷重视,许多具体建议都被朝廷和有关部门以种种理由推托、否决。李鸿章对此忧心忡忡,生怕水旱之灾会激起民变。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担心地说:“沧海横流之受,不得谓一隅为灾,不关全局也。”
     从山东勘河回到北京后,李鸿章仍然未受重用,闲居了八个月后却突然时来运转,东山再起,重任封疆大吏,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从勘河到督粤,这种官运的大伏大起看似命运捉弄,其实是李鸿章一直耐心等待、不断窥测方向、最后果断行动的结果。
     原来,虽然慈禧已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起来,但光绪皇帝活着对慈禧和守旧派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慈禧曾打算以“帝病重”之名谋害光绪。但此时的中国已是“半殖民地”社会,慈禧不能不先试探各国对此的态度。没想到各国纷表反对,甚至表示要派医生到宫中查看光绪皇帝究竟是否确实病重。而且,国内亦舆论哗然,尤其各地绅商纷纷发电,有时甚至数万人联名,要求慈禧归政,确保光绪平安。面对强大反对,慈禧只得打消谋害光绪的主意。但她又于心不甘,打算“废掉”光绪,另立新帝。但这废立之事仍需试探外国的态度,而慈禧等守旧派与洋人交恶,无从打探,于是与李鸿章私交不错的荣禄便走访李鸿章,请李打听外国人的态度。李鸿章认为自己东山再起、重获大权的机会终于来临,便不失时机回答说,这是内政,如果先询问外国人的态度有失国体,但如果派我到外地当总督,外国使节必来祝贺,这时可顺便探问外国态度而又不失国体。除了想重掌大权外,李鸿章提出外放当总督的另一个考虑是远离京城,以避开废立这一至为敏感甚至有关身家性命的宫廷权力之争。荣禄为李之说法所动,所以几天后李鸿章就被任命为两广总督。
     李鸿章再获重用任两广总督的消息传来,外国使节果然纷纷前来祝贺。当李鸿章“无意之中”向他们谈起废光绪、立新皇帝的问题,这些使节则表示这是中国内政,他们“理无干涉”,但他们的国书都是给光绪皇帝的,如果另立新君是否继续承认则要请示本国,间接表示反对废立之意。荣禄、李鸿章担心废立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国内一些官员反对,因此他们也不太赞成此时废黜光绪。于是荣禄提出了不必过于着急,可先立“大阿哥”、慢慢再取得皇帝“大统”的建议,得到慈禧认可。
     而任命李鸿章为两广总督,则是慈禧的老谋深算。对权谋术数,慈禧可能比李鸿章还要精通。李想外放当总督,慈禧则顺势让他当两广总督,因为广东紧邻香港,洋商众多,中外交涉日益繁杂,不懂洋务者很难在此为官,李鸿章当是最佳人选。更重要的是,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在海外华侨、华商中得到广泛支持,声势越来越大,而侨民、侨商大多数都是广东人,所以广东同情维新派的人很多,慈禧认为广东人心浮动、局面不稳,只有像李鸿章这样资望甚高的官员才镇得住。慈禧此举最厉害之处在于,她清楚知道李鸿章从思想、观点上赞成、同情维新,所以一定要李前去镇压维新派,将李置于不能不明确态度的风口浪尖上,这既是对李的考验,又可将李“拉下水”,强迫他也成为与自己一样的维新派的镇压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