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术界举办报告会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专家最新发现的史实表明—— 南京保卫战11名中国将军殉国
9月2日下午,江苏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南京历史学会、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在南京举办“我们的胜利”学术报告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1991年,国务院修订颁布的新办法中沿用了这一纪念日。1999年,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也规定“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宅巍说,纪念抗战胜利、传播抗战史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抗战胜利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抗战虽少不了国际援助,但抗战胜利是中国举全民族之力,把侵略者拖垮、打垮了。他联系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战史说,这次战役虽是中等规模的战役,但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这场战役以后发生了南京大屠杀,因此成为抗战史上重要的战例。南京保卫战以弱战强,悲壮惨烈,可歌可泣,意义深远。在南京保卫战中,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于抗争是十分不易的,表现出坚韧不拔的英勇抗战精神。惨烈的战斗,如光华门战斗、雨花台战斗、紫金山战斗等,都惊天地、泣鬼神。新发现的史实表明,这场保卫战牺牲了11名中国将军。即使在南京城沦陷后,一些中国军队仍敢于突破重围。南京保卫战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是全民族的财富,证明中华民族是无法征服的伟大民族。他说,赞同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自信、自豪地表达我们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原告总代表王选说,战史表明,在一些关键战斗中,侵华日军使用了毒气。侵华日军中支那派遣军司令部向大本营提交的《武汉攻略战化学战实施报告》称,该派遣军“在1938年8月21日~11月21日的3个月中,共使用毒气攻击中国军队375次以上”。现在一些日本民众也要求其政府,公开一些相关史料,以揭示历史的真相,他们超越了民族,是人类和平的希望。回顾历史,揭露侵略者的非人道,我们更要关爱个体的生命,关爱健在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
南京师大历史学教授经盛鸿认为,确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正确的,“8·15”仅是日本天皇乞降,一些日军尚不肯缴械。经盛鸿认为,应该通过学术争鸣和史料的挖掘,把抗战史、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引向深入。
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的儿子、上海交大教授向隆万,用收集到的史料所制作的PPT,形象地展示了中国检察组及向哲浚在东京审判中的贡献。
南京师大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说,爱国主义教育振奋了民族精神,但其所包含的国耻教育,要避免带来报复心态;抗战史实的介绍要全面,它应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方面;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传播也应全面,因为南京军民不仅遭到屠杀,也有过顽强的抗争。他指出,“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胜利国,然而,在我们抗战记忆中充满的是国难和耻辱,却缺失最为重要的作为胜利者的元素”,因此我们应该强化胜利者的意识,构建抗战胜利的民族记忆。
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展示了他们收集到的1938年8月版的《论持久战》、原版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的第八路军》、第一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论毛泽东》、1941年~1947年《解放日报》等典籍,以及正反两面分别有“抗日有功”“为国杀敌”字样的宛平奖励29军的银质纪念章、报道东京审判宣判结果的日本《读卖新闻》等文物。(记者戴袁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