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缘何出兵朝鲜 毛泽东“被迫”与斯大林共谋(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应该说,当时整个亚洲局势的发展对苏联与美国对抗是十分有利的: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美国军队已经撤出朝鲜半岛。然而,斯大林还是拒绝了北朝鲜在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计划。9月24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朝鲜的局势认为,“由于目前北朝鲜的武装力量与南朝鲜相比没有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不能不承认,现在进攻南方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所以从军事角度看是不允许的。”
     与苏联对于北朝鲜方面战斗力的保守估计不同,美国对南朝鲜军队的情况表现出极大的乐观,1950年6月8日,美国军事顾问团罗伯特少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明:“韩国军队已达到世界水平。万一北朝鲜军队前来进攻,像以往的事例(翁津、开城事件等)一样,韩国军队有力量将其击退。”6月12日,美军军事顾问团在回答联合国朝鲜委员会质询时再次指出如果南朝鲜“万一受到侵略,韩国军队也能够将其击退”。
     南北双方的军力究竟如何呢?苏军在撤出朝鲜半岛时,留下了3000人的顾问团。北朝鲜军队在编制、装备、训练及战术上都按照苏联的模式组建。1949年末,北朝鲜只有4个师的兵力,到战争爆发前的1950年6月,兵力增加约2倍。开战前,北朝鲜军队的总兵力为:官兵共13.5万人,坦克150辆,火炮600门,飞机196架,齐装满员的步兵师8个,简编的步兵师2个,独立团2个,装甲旅和装甲团各1个。此外,还有5个警备旅和国内治安部队。与二战时苏军部队的编制相比,北朝鲜步兵师的编制小,并缺少坦克、重炮和补给维修的部队。但是对比一下南北双方的军队实力,这样一只部队也足够把对手赶出朝鲜半岛了。
     为了对付北朝鲜军队,美国人也留下了一支“甚至不敢称之为军队的相当可怜的部队”。南朝鲜军队的前身是1946年1月创建的警察部队,1948年8月才改称“国防军”,1950年春,南朝鲜军队的总兵力已达到:人员9.8万人,装甲车27辆,火炮89门,飞机32架。南朝鲜军队拥有所谓“装甲部队”不过是由少数侦察车辆和一些半履带车辆组成。此外在火炮口径、射程和打击能力上,北朝鲜军队也远在南朝鲜之上。南朝鲜师装备的105毫米榴弹炮是二战时美军步兵团使用的装备,其有效射程为6500米,与之相比,北朝鲜师炮兵的122毫米榴弹炮,射程为11700米,同时北朝鲜还拥有76毫米自行火炮,76毫米加农火炮,其射程也远在南方军队之上。在多次的边境纠纷中,北朝鲜军队的炮兵总能在南朝鲜军队炮兵的射程之外从容不迫的射击。
     在美国人眼中,这只部队“攻则不足,守则有余”。南朝鲜部队在编成、装备上参差不齐,而为了维护国内治安和镇压南方各地的游击队,又不得不分兵各处执行任务,训练严重不足。截至1949年底,16个营中完成营一级训练任务的还不足半数。南朝鲜军队没有重炮,没有坦克,没有反坦克武器,也没有空军。与北朝鲜的军队相比,部署在三八线附近南朝鲜部队连组织防御也非常困难,最为重要的是,战前北朝鲜已经拥有了苏联援助的一定数量的T-34坦克,而南朝鲜军队不但没有坦克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这一点对战争爆发初期的战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战争爆发前,驻朝鲜的美军顾问团还认为,“韩国的地形不适于使用坦克”。
    战争爆发前,李承晚不断威胁要进行武力“北伐”,不曾想却让北朝鲜先发动了 “南伐”。与美国人相比,南朝鲜军方对双方的实力以及准备情况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美国不给武器、补给品,南朝鲜就主动要。南朝鲜判断:“北朝鲜军队的兵力为17.5万人,拥有优势的炮兵、坦克和空军,出现万一的情况很危险。”为此,1949年10月,南朝鲜向美军军事顾问团提出了提供193辆M-26型坦克(3个营)的请求。但是,顾问团拒绝了南朝鲜的请求,他们认为:“你们国家的地形、道路网特别是桥梁不适于使用坦克”。在这样的答复中,情报掌握的不足也暴露出来,尤其是关于北朝鲜军队的坦克的情报,此时美军顾问团也错误地估计,“北朝的坦克是旧日军的,不必担心”。
     评价朝鲜战争,我们反复提到一句话,“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开战之前,南北双方都“错误”地判断着对手方,斯大林和金日成错误地判断美国人介入的决心,美国人也错误地低估了北朝鲜的作战能力,在李奇微看来这实在是“真正不可原谅的错误”,也因此“使我们(美国)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价”。
    力量的均势一旦被打破,战争就不可避免,朝鲜战争从1949年就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
    不确定的伙伴
     1949-1950年,东亚大陆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已经取得了半壁江山。这时的中共已经对整个亚洲局势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斯大林对中共政权将来会导向哪一阵营心存疑虑,中苏结盟并不意味着中苏之间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杨奎松指出,“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并不意味着新中国就被牢牢地拴在了苏联阵营的战车上”。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纠结、恩怨妨碍着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至少斯大林不会把毛泽东看作一个可靠的同盟者,毛泽东在后来曾谈到,斯大林真正开始信任自己,真正相信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那是在朝鲜战争开始之后,严格地说,是在中国决定出兵援朝之后。
     根据现有的档案和研究成果,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共领导人关注点更多放在国内事务上。建国之初,全国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经济建设,部队正准备大规模复员,军事战略目标只剩下台湾。当时中共正在积极准备解放台湾,因此,毛泽东不愿意看到在中国北方邻国发生一场可能导致美国干涉亚洲事务的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