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苏北共军撤至陇海路以北; 2共军自胶济路撤退; 3共军自承德及热河省承德地区撤出; 4共军须退至东北北部两个半省内地区; 5共军须撤离于6月7日后所占一切地区;
6放弃地方行政尤其是苏北地方行政,但共产党总部可允许保留。转见《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第7—8页。 对此,中共中央表示了断然拒绝的态度,坚决要求先停战,再谈其他。
三天后,即8月10日,马歇尔和司徒雷登鉴于继续居间调解国共冲突已无可能,在最后与周恩来就蒋介石的条件问题沟通无效后,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 《大公报》就此所做的报道简单明了。其标题即是“和平商谈已告失败”。内称:
马帅司徒大使于十日晨与周恩来商谈后于午后一时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国共双方对重新配置军队之若干问题不能接近,停战无成立协议之可能。
自六月七日开始之停战商谈,至此遂宣告无结果而结束。其症结即在所谓地方行政问题。政府于六月十九日提出整军方案之补充方案,规定中共须自苏北热察冀东胶济路沿线及东北各大城市撤出,中共表示无法接受,商谈即陷僵局。 其后再经马帅与国共五代表会商折冲,求取妥协,终未能成功。
最后司徒大使就任后,亦曾居间努力调停,于六日自牯岭带京蒋主席之商谈意见五点,大体与六月十九日之整军问题补充方案相同……中共当表示不能接受,并建议首先停战。
商谈毫无进展。马帅八日返京,九十两日与周恩来两次商谈。十日晨之谈司徒大使亦参加,折冲再四,国共双方在此所谓地方行政问题上绝无接近之可能。 商谈遂在万分无奈之情绪下无形宣告结束。《大公报》,1946年8月10日,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