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济南军区“叶挺独立团”四连连史馆里,记载着这样一场被官兵称作“比《集结号》更惨烈”的战斗——血战刘老庄。
电影《集结号》中的九连官兵,用一场“亡47人、生还1人”的顽强阻击,深深震撼了人们心灵。而在济南军区“叶挺独立团”四连连史馆里,记载着这样一场被官兵称作“比《集结号》更惨烈”的战斗——血战刘老庄。
1943年春,日本侵略军向我苏北抗日根据地展开大规模扫荡。3月18日,作为侵华日军主力之一,第65师团3000余人携带100多门火炮,杀气腾腾地向淮阴城北刘老庄扑来。
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82名指战员奉命阻击日寇,掩护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安全转移。从拂晓到黄昏,连长白思才和指导员李云鹏带领全连官兵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上百人。之后,身负重伤的白思才、李云鹏组织全连所余的20多人,掩埋好烈士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枪支,端起刺刀扑向敌群。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连史馆里,记录了当年最后一位烈士在一息尚存时道出的故事——在激烈的战斗间隙,连队曾开会形成决议,为圆满完成掩护任务,放弃突围求生的机会,血战到底。从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成为“刘老庄连”的连魂。
刘老庄战斗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这是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对他们的崇高评价。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也曾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为继承烈士遗志,新四军第七旅旅部决定重建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满怀悲痛为烈士举行了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还挑选出最优秀的子弟补入该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