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美国的这种重新强硬的对华政策,导致台湾海峡的局势从1957年开始重新紧张起来。在美国对华政策的鼓励下,台湾当局不仅毫无和平谈判的诚意,而且加紧进行###的准备。国民党军的飞机深入大陆内地达到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甚至出动飞机到福建沿海轰炸。蒋介石还在金门、马祖一线增加兵力,到1958年夏,金门、马祖的国民党军达到10万人,占其地面部队总数的三分之一。美国国务聊杜勒斯在一次记者会上甚至叫嚣:“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将会去防守沿海岛屿;那就是,如果这些岛屿的防守看来同台湾和澎湖的防守有关。”(《杜勒斯言论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285页)面对美台方面咄咄逼人的态势,毛泽东认为,对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革命人民绝不能示弱,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而导致毛泽东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决策的直接导原因是1958年的中东事件。
1958年7月15日,美国为镇压黎巴嫩人民的爱国斗争,美军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制造了中东事件。美国的这一侵略行径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但也使蒋介石集团受到鼓舞。他们幻想依靠美国侵略扩张政策的支持实现“###”的梦想。7月17日,台湾当局令其军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同时加紧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与此同时,美国也加紧同台湾当局的密谋策划。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8月8日称,美军正密切注视台湾地区局势,随时准备进行像在黎巴嫩那样的登陆。台湾海峡的局势日趋紧张。 毛泽东抓住这个时机,果断地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的决策。 经一段时间后,对方可能从金、马撤兵或困难很大还要挣扎,那时是否考虑登岛作战,视情而定,走一步,看一步。
根据这一思想,中央军委确定于23日开始,对大、小金门实施一次大规模的炮击,着重打击国民党军指挥机关、炮兵阵地、雷达阵地、料罗湾码头的国民党军舰;先打3天,走出第一步,然后视台湾当局态度和国际反应,再走第二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