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岳飞曾“建议立储”是怎么回事(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赵构看到这道奏章之后,非但没有生气,还很认可娄寅亮的提议,立即把他升为监察御使。这说明,赵构对于他无后这件事并没有心存忌讳,相反还很愿意有人替他分忧。此后,关于皇子与立储的话题,经常在朝堂中提起,宰相范宗尹,参知政事张守,同知枢密院事李回等人,都一致认为,应当从太祖后裔中选定一人做赵构的皇子。赵构也明确回应道:
    “艺祖(宋太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绍兴元年六月戊子记事)
    在与大臣们多方商议并决定下来后,赵构派人去挑选皇子人选,最后定下来的有两个孩子:七岁的赵伯琮,和五岁的赵伯玖。但赵构没有确定,两个皇养子之中,到底立哪个为太子。然而因为赵伯琮大了两岁,绍兴五年( 1135)夏,他被封为建国公,并就学于皇家书院资善堂,某种意义上,赵伯琮正在被当作太子来陪养。
    但赵构迟迟没有确定太子,显得南宋国本空虚,给了金国可乘之机。岳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介入了立储之事。
    绍兴七年(1137)秋,岳飞奉诏到建康行朝奏事,途中,岳飞向幕僚薛弼透露一件重要事情:
    “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
    岳飞说,近据谍报,金人要把钦宗的儿子丙午元子(钦宗的儿子赵谌,曾在靖康元年即丙午年立为皇太子,岳飞故称之为“丙午元子”)送到京阙(这个京阙后人一说是故都汴京,一说是当时的行朝建康),这是个阴谋,为朝廷着想,不如把就读于资善堂的建国公正式立为皇太子,这样金人的阴谋就失败了。
    薛弼听后,有些担忧,说:“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岳飞回道:“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张戒:《默记》(《金佗稡编·建储辨》转引);薛季宣,《浪语集》卷三三,《〈先大夫行状〉笺》后所附薛弼行述)
    岳飞到达建康后,面奏赵构,大意是说“虏人欲立钦宗子来南京(建康),欲以变换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朱子语录》卷一二七)
    然而赵构听后,很不高兴,他责备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就是怪岳飞“越职”了。被皇帝责备后,岳飞“面如死灰”,“声落而退”。接着薛弼入见,赵构跟他说起刚才岳飞建议立储之事,又说:“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让薛弼去安慰开导岳飞。(张戒《默记》(《金佗稡编·建储辨》转引)
    或许赵构也觉得,刚才话说重了,毕竟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岳飞就算“越职”也是出于忠心。赵构不育天下皆知,金人推出太子赵谌,意在羞辱赵构,也在威胁赵构的皇权——你没本事生不出儿子,就让你哥的儿子来继承你。若金人把赵谌送到故都汴京,或送回南宋行朝建康,赵构朝廷都会受到一定冲击,大臣们都要面对一个问题,这可曾是个正儿八经的太子,而当今皇帝没有亲儿子,也没有立太子,那么该不该承认赵谌这个太子?
    岳飞首先收到这个谍报,所以他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完全支持赵构,建议赵构立储就是不承认赵谌是太子,只承认赵构皇权的合法性,也是为了堵金人的嘴,挫败金人争嗣乱政的阴谋。这就跟在“迎二圣”这件事上,当岳飞得知金人要把钦宗送到中原称帝,与赵构朝廷形成南北宋对立时,他从此绝口不提“二圣”或“渊圣”一样。岳飞在政治上,他立场十分坚定——什么“渊圣”?什么“丙午元子”?我只忠于当今圣上。虽然,在“建议立储”这件事上,岳飞明知可能会触犯忌讳,但为国家计,仍然情非得已而为之。正可谓“许国不复为身谋”,“岂因祸福避趋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